首页 被病嬌太子偏執寵愛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事情不是這麼做的。

擱在徐常明案頭上的是鳳印懿旨,所以徐將軍會拉住宰相,詢問對方的意思。

若是皇后拿出的是玉璽,徐將軍與其他統領,十萬禁衛軍手中的長矛,就會對準太子。太子再如何三頭六臂,也只能束手就擒。

但劉之衍接下來說:「我需要你幫我一個忙,以宰相的名義,給朝中重臣世家,送去一封信。」

薛正源抬起眼。

劉之衍繼續道:「讓他們到我這裡來,與我會晤。」

薛正源聽懂了,也聽明白了。

他心中有一個問題,但他不敢問,或者,自太子從邊朔城秘密返京,有些事就不必問了。

「微臣領命。」薛正源蒼然一肅,叩頭領旨。

夜半時分,輕巧的馬車,一輛接一輛,抵達宰相府邸。

從馬車裡下來的人,無一不是身披夜行衣,在夜色的掩飾下,他們身影一閃,鑽入小門之中。

宰相府中的侍從嚴陣以待,他們剛有人進來,就有侍從上去引路。

一間屋前,站了許多一樣身穿夜行衣的人。

他們彼此相識,一看,便認出對方來了。

不過,此時不是寒暄的時候,他們彼此點個頭,算是打了招呼。

太子借宰相之手,遞出相邀密信。信中空白無一字,但他們這些老狐狸不需要看,心中都明白,太子要他們站隊。

願意出現這裡的人,差不多表明了自身的態度,他們願意追隨太子。

太子一個個把他們叫進去,單獨談話。

每一個出來的人,滿頭凝著汗,腿都有些發軟。

應子清覷了眼站在太子身後的徐常明,以及一干將軍。

他們站在太子身後,表明長安城的十萬禁軍,都站在太子身邊。

劉之衍明目張胆亮出他的刀,等於是說,哪個世家,哪個大臣,誰敢在這個時候唱反調,誰就等著成為刀下亡魂。

這些人見過太子之後,都忍不住慶幸,幸好來了……

不然,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謝言昭的父親,謝博容是最後一個到。

謝博容站在門口等了許久,劉之衍早知道他來了,卻是最後一個叫他進去。

向太子行了禮,謝博容站在燈影之下,眉目清明:「微臣並不是來表忠心,而是想問一句話。」

劉之衍沒有作聲。

「假如,太子所行之事順利,聖上果真安然歸來,問起這段風波。」謝博容平和地看著他,「站在太子一側的臣子,如何表明我等不是逆臣?」

第101章 第101章不見了

徐常明為首的將軍,彼此對視一眼,交頭接耳。

謝博容的問題,問得極為刁鑽。

倘若聖上又能處理政務,他們這些跟在太子身後攪風攪勻的大臣,日後的罪名可輕可重。

劉之衍站了起來,他長得太高,投下的影子將謝博容完全籠罩:「我在前線有數萬大軍,送聖旨那幫禁軍,不過十幾人。我下一道命令,他們走不出朔海。」

劉之衍淡淡道:「我可以打著『清君側』這個理由,率兵揮師,直指長安。也可以任奸佞小人作威作福,直到你們想起我——但我沒有。」

謝博容感覺到迫人

的威壓,眉心皺緊。

「謝大人,」劉之衍目光平靜,看著他,「那是我父皇,我不得不救。」

沒有勾心鬥角的博弈,沒有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劉之衍說得很坦然,可話語裡聽得出濃郁的悵然與溫情。

謝博容神色複雜,盯著他看,希望從太子的臉上看出破綻。繞是他久經宦海,練就一雙精**眼,也看不出他作偽之色。

薛正源率先行了一揖,其他大臣將軍也紛紛作禮,感慨:「太子純孝。」

「我本該領兵死守邊境,但父皇危在旦夕。此時的大晉,需要我挺身而出。為護天下平安,我願捨身投入這場危難。」劉之衍抬眼,「謝大人,這是我的回答。」

謝博容靜默片刻,終於低了頭,行了一個真正的跪拜之禮:「微臣明白了,臣等願隨太子。」

竇皇后拿著慶帝的玉璽,連發幾道詔書。

即使那些大臣心中懷疑,但無人敢對聖旨說「不」。朝堂的人事安排,按竇皇后的意思,把一些重要職務,譬如謝氏和崔李二氏占據的位置,陸陸續續換成了竇氏。

可是總有一天,謝氏崔氏不服,他們會站出來質疑。其他大臣,薛正源崔玉陵之流會求見聖上。慶帝的章,總有一天會失效。<="<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