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暹于氏乃丘發國國主的姓氏,非皇家子嗣不可用。
來請妙心出山驅鬼的暹於昇身份顯赫。其父正是丘發國國主的第三個兒子,也是丘發國的太子暹於牧。其母乃丘發國大祭司的女兒。
在丘發國,大祭司的地位類同於他國的國師,僅次於國主。在尊崇祭祀的丘發國百姓心中,善觀天象、精通占星術,且可與神祈福消災的大祭司,其精神地位甚至高過國主,被百姓尊為地神。
最近丘發國卻不太平。
國主憂心忡忡、寢食難安,民間更是謠言四起、人心惶惶。起因得追溯到暹於昇的生母——太子妃。
太子妃近年邪病纏身,珍貴藥材、奇效靈丹不知吃了多少,病情時好時壞,未有顯著成效。
前些日,太子妃夜裡噩夢驚醒,忽然尖叫一聲:「鬼啊!」便昏死過去,再沒醒來。
太子妃的生父——丘發國的大祭司擇日開祭壇,祈求天神為其女驅鬼除惡,消除病災。孰料祭祀開始不久,空中狂風怒號,陡然間烏雲密布,隱隱現有一黑色人影。
驚天怒喝震動整座皇宮:「身為祭司,卻做出喪盡天良之事。便咒你死後下地獄、生前辱作狗!」
待烏雲散去,眾人一看,大祭司竟瘋瘋癲癲,披頭散髮不成樣。見人就吠、逮人就咬,活像只瘋狗。
國主無法,只好將其關入廢棄的庭院,專門做了只鐵籠子。
朝中有大臣認為大祭司必然做了惹怒天神之事,才受天罰。若要避免天神降罪導致滅國的慘劇,必須將大祭司壓入大牢,調查實情後論罪處罰,以消除天神的憤怒。
但將祭司收押監牢可是歷朝歷代絕無僅有之事,更遑論對其實施刑罰。國主擔憂處罰祭司會造成民心不穩,卻又擔憂天神發怒,只得將瘋癲的大祭司連同鐵籠子暫且關押牢房。
國主與眾臣商榷,決定昭告天下,推舉暹於昇為新的大祭司。因祭司為代代傳承的職位,如今唯有其外孫暹於昇能勝任。
如若暹於昇要繼位大祭司,則必須罷免前任大祭司。遂有人建議罷免之後,以大祭司的血祭天,求得天神寬恕。
眼下祖父性命堪憂,母親臥床不醒,暹於昇惶惑無助,只好去求父親幫助。
自打大祭司被關押籠牢內,暹於昇的父親便消失無蹤,許久不曾上朝。
國主曾派人打聽,才知他終日買醉於煙花巷、春柳樓。國主以為因家眷不幸而令其情緒低落,遂暫且任他放縱些時日。
暹於昇領著宮裡的護衛去煙花巷裡尋父親,父親卻醉意朦朧地躺在美人懷中。嘲笑道:「你外公與母親壞事做盡,如今遭到報應,我為何要去幫他們?勸你也別理會這事,否則會被惡鬼纏身。」
那紅光滿面、恣恣快活的樣子,哪裡像是因家眷有難而深受打擊的頹喪狀。
暹於昇一句話沒說,憤然離開。
回到宮裡,他盤問母親的侍女,才知母親昏迷之前的確偶有異樣,似乎有什麼纏著她,令她日夜不安。
暹於昇懇求國主請人來作法驅鬼,唯有大祭司和太子妃恢復神智,才能問出實情。宮中鬧鬼乃大事,國主便答應了他的請求。
至於暹於昇為何會找到莫來山,純粹因為雀州城前兩年發生的水鬼之事傳得沸沸揚揚,最後傳去了丘發國。
國主派人多方打聽,得知道長捉鬼那晚,還出現了一位法力高深的女道姑。道姑藏在暗處,以一首盪氣迴腸的神曲喝退水鬼,令失魂的人們瞬間清醒。有人說那道姑會仙術,是個仙姑。
相傳川蘭國的確有一位神秘的得道仙姑,就隱居在莫來山的道觀中。
暹於昇即刻帶上兩箱珠寶,與護衛披霜冒露地趕到莫去觀請人。
***
數日,一行人馬不停蹄地趕至奉安城。
暹於昇帶妙心師徒來到皇宮,直接回太子的永昌宮。待將二人安頓好後,便囑咐侍從為他們燒水洗塵。
洗淨一身污塵,妙心正要入屋歇息。
早已聞得聲訊的國主派了一名中官來傳口諭:「國主今夜特意為遠道而來的道姑設宴接風。」
妙心婉拒道:「因我明日開壇祭天,請天神臨凡查勘宮中鬧鬼一事,今日需休身養氣,不可勞神,望國主見諒。」
聽她說要請天神臨凡,中官驚詫萬分。即便大祭司也是通過觀天象來讀取神意,哪敢奢請天神下凡。
中宮暗暗驚嘆,施禮應下,即刻回宮與國主相告。
待人離開,一旁的暹於昇問道:「道姑竟能請神下凡助力?」<="<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