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已經爭論數日,對於究竟派誰去明州清除餘黨爭論不下。
英王一派主張由天津衛指揮使率兵十萬南下平叛。
安王卻不同意:「如今北境韃子來勢洶洶, 京城已經派出了十萬兵馬,若是再分兵十萬去明州,則京城兵力空虛, 萬一有人趁人之危,京城就完了。」
英王冷笑一聲:「二弟此言差矣,京城三大營兵馬有三十萬之眾,縱使分出去二十萬,還有十萬駐守京城,即使有人來攻也不足為懼, 而明州那裡若是放任不管,恐怕過不了多久江南大半州府都要落入容王餘黨手中。」
安王一派的一個大臣立刻道:「明州可以命其他州府的守軍支援,但是京城的軍隊萬萬不能再動。」
另一派立刻反駁:「離明州最近的幾個州府守軍皆不過萬, 然而張越手下就有三萬人, 更不用說還有喻海和林翼和的兵馬。」
「那也不能隨意調動京城駐軍,爾等可有將皇上的安危放在眼裡?」
安王聞言不懷好意地看向英王:「說到這本王倒是要好好問一問皇兄, 你這麼處心積慮地想要將京城的守衛調離,究竟所圖為何?」
英王神色陰狠地盯著著安王:「你不要血口噴人!」
安王老神在在:「皇兄,本王可什麼都沒有說,您何必這麼激動,還是說,你心虛了?」
英王怒目而視:「本王還想說你處心積慮不讓京軍出城不懷好意呢,誰不知道五軍營的統領是你的親舅舅。」
安王危險地眯起眼睛:「吳統領對皇上忠心耿耿,正因如此,才不能讓他離京。」
眼見兩位殿下又掐起來,此時英王一派的大臣忽然看向站在隊伍中始終不發一言的孟行毓,見不得他這高高掛起,事不關己的模樣,有些咄咄逼人地問:「皇上向來看重孟大人,如今朝廷內憂外患,您卻一言不發,不知有何高見?」
一直皺眉沉默的孟行毓此時才開口:「要平明州之亂不難,只要前往鳳陽高牆將容王押回京城,前提是……他還在高牆的話。」
一言驚醒夢中人!
英王和安王兩派因為各自抱有不便言說的小心思,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放在了京城的兵力上,卻忘了容王還被關在高牆裡。
是呀,只要手裡有了容王,明州那群逆黨就不成氣候。
兩派官員難得有了意見統一的時候,然而還不等他們說什麼,一個錦衣衛快步進殿稟報:「自鳳陽逃出來了一個守軍,要求進殿面聖。」
在場所有人臉色驟變,怕什麼來什麼。
安王沉著臉道:「讓他進來。」
英王見安王搶在他前面發話,面色陰沉了一瞬,看向安王是眼神暗藏殺意。
安王目不斜視,絲毫不理會對方。
鳳陽守軍步履蹣跚走進殿,只見此人滿身血污,明顯傷得不輕,他跪倒在地,聲淚俱下稟報導:「啟稟兩位殿下,數日前容王餘黨率兵夜襲鳳陽高牆,我軍不敵,幾乎全軍覆沒,容王他……逃了!」
嘩——
朝堂上立馬亂成了一鍋粥,大臣們熙熙攘攘吵開了。
「容王果然有反心!」
「明州之事恐怕早有預謀!」
「當年容王餘黨一直未被抓獲,就應當想到會有今日。」
「當務之急是儘快派兵平叛,若是讓容王回到明州和他的餘黨會合,形式對我們越發不利。」
話題又回到派兵上,然而此次英王一黨有理有據,安王也無法反駁。
安王身後的一個臣子輕輕拉了一下安王的衣擺,安王轉頭,只見臣子輕輕搖了搖頭,安王思索片刻不再說話。
英王見安王落於下風,面帶得意道:「既然各位大人都沒有異議,那就派五軍營十萬兵馬即可開赴明州平叛。」
「不僅如此,」安王忽然開口,「鳳陽既破,立刻下旨給周邊府城,派兵搜尋容王行蹤,一旦發現立即將其捉拿押送京城。」
眾臣頷首,就連英王也暗暗贊同,然而安王話風一轉:「正如皇兄所說,州府守軍人手不夠,這般探查尋人之事也不是他們所擅長的,還需派出錦衣衛前往鳳陽附近,京城周圍也要加派人手巡邏,錦衣衛指揮使要負責父皇的安危,此事就交由副指揮使來辦吧。」
英王眼神一利,錦衣衛副指揮使是他的人,但若他再反駁安王的話,豈不做實了剛才不願啟用州府守軍是別又用心,他似笑非笑道:「理當如此,」隨即目光一轉,犀利地掃向百官,「眾卿還有何異議?」
自方才說了一句話就沉默不言的孟行毓突然又開口:「今日所議之事,恐怕還要先稟明聖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