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洄雪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十月,慶和帝在廣州、泉州和明州三地的市舶司設市舶司提督,由內臣擔任,全權掌市舶司的海外諸番朝貢、市易之事。

容王封地明州,徹底被架空,封地上唯一還屬於他的,恐怕也就只有一座容王府了。

而容王本人住在京城時雍坊,深居簡出,毫無反應。

朝野內外至此才明白,天下早已是慶和帝的天下,這個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先帝嫡孫,已經成了一個虛有其表,軟弱不堪的閒王。

俗話說皇帝不急太監急,容王權力被一削再削,無論是京城時雍坊還是明州的容王府,都表現得很平靜。

相反欽安伯府就跟很不平靜了。

蘇柏年還沒從喪子之痛中走出來,又得知未來女婿被削藩,原本富可敵國的的親王如今家底都被薅光了,沒了稅權,靠朝廷發放俸祿,不就等於要仰人鼻息,看慶和帝的臉色過日子嗎?!

他就想為何當年蘇家和容王聯姻,慶和帝沒有過多為難,原來老早就想好了欽安伯府和容親王府的下場,壓根沒打算讓他們有好日子過。

如此帝王心術,蘇柏年除了嘆氣別無他法。

然而事已至此,也只能任命了,蘇柏年唯一能夠安慰自己的,就是蕭桓衍的親王爵位好歹還能讓人敬上幾分,蘇家能因此不被京中權貴排擠打壓,已經是萬幸了。

每每遇到什麼難事,蘇柏年都要懷念一番「當年蘇貴妃在時,我們伯府怎麼樣怎麼樣」,這次也不例外,可是再緬懷幾百遍也沒有用,只能對著庭院中的幾棵樹,傷春悲秋一會兒,也就過去了。

所幸幾日後慶和帝給容王的一道聖旨,讓蘇柏年覺得在這樁婚事上稍微挽回了幾分顏面,逐漸又覺出與皇家結親的好處來。

慶和帝親自定下了蘇家和容王府的婚期,就在一年後的十月,並賜欽安伯府黃金百兩,珠玉若干,另著禮部不計花費,務必以最隆重的儀式辦好這場婚禮。

蘇柏年心想,聖上或許只是不放心那麼大個市舶司落在容王手裡,心裡對這個侄子到底還是愧疚的。

京城另一邊的時雍坊。

蕭桓衍在書房內,姿態慵懶地斜靠在椅子上。

蕭桓衍的親信,王府長史孔思弗、承奉正劉如意和親衛指揮使衛成立在蕭桓衍下首,聽蕭桓衍安排交接明州的事宜。

「孔長史將賦稅的帳冊整理出來,其中關於市舶司的部分多留心一些,你知道怎麼做,宮裡不出幾日就會來要東西,別讓人看出什麼來。」

孔思弗躬身應是,蕭桓衍又對劉如意和衛成道:「接下來這一年本王都要待在京城,你們抽空回趟明州,把用得上的物和人都帶過來。」

第19章 一年

京城的王府少了很多蕭桓衍慣用的東西,他住得不太習慣,雖說只待一年,然而一年後能不能回明州,什麼時候回明州,還得慶和帝說了算,所幸將趁手的東西都搬過來。

孔思弗還好,只是眉頭緊鎖立在一旁不怎麼說話。

劉如意和衛成卻都如喪考批,眼見著偌大的明州就這麼拱手讓人,自家主子還在這裡悠然自得地安排收拾東西。

然而二人也不敢多說什麼,只能沒精打采地應「是。」

末了,蕭桓衍又別有深意地加了一句:「回來之前把王府收拾乾淨了,本王還是要回去的。」

劉如意和衛成二人雖說不如孔思弗老謀深算,但也都是人精,一聽蕭桓衍的話,都明白主子言下之意,心照不宣地應是,便退出了寢殿。

書房只剩下蕭桓衍和孔思弗二人,孔思弗依然眉頭緊鎖,不說話,也不退下,只靜靜地立在一旁。

蕭桓衍當看不見,道:「他們倆都回了明州,本王就你一個得用的人,本王的婚事,禮部那邊不能沒人對接,交給你了。」

事已至此,說再多也改變不了什麼,孔思弗沉默地行了個禮,也退了出去。

書房安靜了下來。

蕭桓衍喜靜,平日裡身邊都無人伺候,他垂眸看著案前攤開的賜婚聖旨,半晌,發出了一聲輕笑,輕蔑、不屑。

慶和帝設置市舶司提督的聖旨下來不久,蕭桓衍就得到消息,提督明州市舶司的宦官是司禮監的右監丞趙喜,正五品,在宮裡算說得上話的內臣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