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祥如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所有首飾釵環,銀子和金子,皆一分為三,分給三個已經出嫁的孫女,張德華、張言華和張容華。

所有的衣服,分給在頤園伺候的丫鬟婆子。

其餘的東西,比如古董字畫之類,皆一分二,由東西兩府平分。

遺囑說的很清楚了,芙蓉最後補充道:「張家三位小姐,二小姐已經過世,也沒有後代,她的那份就交給周夫人。三小姐已經在皇姑寺出家,她的那份我會和王嬤嬤,來壽家的一起去交給皇姑寺交給她。不知各位有何議?」

西府的人都沒有表示,東府周夫人哽咽道:「我女兒都走了,我要這些錢沒有用,我願意把這一份都拿出來,交給在皇姑寺的三姑娘,她拿著這些錢積善行德,積福報,希望我女兒來世少吃些苦,就足夠了。」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唉,芙蓉點點頭:「行,我們會把二姑娘那份轉交給三姑娘。各位,還有什麼不明了之事?」

其實兩個侯爺對遺囑都不滿。

東府侯爺覺得,他是張家宗子,出殯的時候是他摔盆啊,當然是東府獨得老祖宗一切了!分什麼分!

西府侯爺覺得,頤園在修繕的時候,西府出了一半的錢!可是老祖宗一走,頤園就完全屬於東府了——因為老祖宗是東府供養。

老祖宗應該在遺囑裡頭把頤園分成兩半,東西兩府平分才是啊。

兩個侯爺都覺得自己吃虧了,可是老祖宗遺囑在前,都不好說出口,都在沉默。

芙蓉說道:「既然都沒有異議,那我們就按照剛說的話去辦。還有最後一件事,我需和東西兩府當家人商議。」

芙蓉頓了頓,說道:「太后娘娘下了口諭,命我在老祖宗七七之後回宮,在太后身邊當女官。」

張家人都以為芙蓉會在翠微山祭屋裡榮養,沒想到張太后要召她回宮!

眾人頓時對芙蓉肅然起敬,將來張家還用得上芙蓉。

在一旁默默侍立的如意心中大驚:芙蓉姐姐都四十五歲了……難道一輩子都要為張家效力啊!何時是個頭呢?

芙蓉說道:「老祖宗的葬禮太過簡薄了,但國難當頭,只能如此。老祖宗生前是個大慈大悲之人,樂善好施,遇到貧苦之人,舍錢舍米,自不必說。」

張家人紛紛附和哀嘆道:「正是!老祖宗是個大善人,見不得別人受苦。」

芙蓉等的就是這些話,說道:「老祖宗對別人尚且如此,對頤園伺候的家奴們更是關懷備至,每年年底,頤園服侍的人都是雙倍月錢,夏天有降暑補貼,冬天有炭補。」

一旁如意心道:這個……這個是分明是王嬤嬤定的規矩……芙蓉姐姐把這些算在老祖宗頭上是要做什麼?

芙蓉說道:「老祖宗對服侍的人好,服侍的人也都盡職盡責當差,回報老祖宗的恩惠。老祖宗自打從宮裡搬到頤園,就一身的病,這麼多人精心伺候著,不知道多少次把老祖宗從地府門口搶過來,都希望老祖宗長壽。」

「可惜,人的壽數自有天有定,老祖宗還是走了。老祖宗走的這二十一天來,頤園的人操持著葬禮各項事務,還要伺候親戚們和外頭弔唁人的茶飯,這麼多事情,忙而不亂,體面的將老祖宗送走。」

「他們的付出,我都看在眼裡,所以,我在進宮之前,還要為老祖宗做最後一件事。」

聽到這裡,如意隱隱猜到了芙蓉說這一席話的原因,難道……

果然,芙蓉說道:「頤園服侍的家奴一共一百八十六人,來自東西兩府,都是經過層層選拔,確認可靠才會選入頤園當差。他們共同服侍了老祖宗十年,又一起送走了老祖宗,可謂是勞苦功高,老祖宗生前是個大善人,對陌生人都舍錢舍米,何況是對身邊伺候的人呢?」

「我想著,老祖宗走的時候太匆忙,來不及說出如何安置頤園這些家奴。但是,以我對老祖宗的了解,定是會大發慈悲,放了頤園家奴,這些人,要走要留,悉聽尊便。」

老祖宗是被侯爺氣死的,兩個侯爺,一個心狠手辣,一個好色昏聵,都是不是好東西。芙蓉一想到頤園那麼多好顏色的丫鬟,一個個青春年少,花朵似的,她進宮服侍太后之後,鞭長莫及,就再也罩不住這些姑娘們了——尤其是如意,在東府老爺那裡是「留了名」的,這個老色鬼肯定不會放如意。<="<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