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祥如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自從那年幫紅霞脫身之後,如意每年都送芙蓉兩包進上的蒙頂甘露茶,芙蓉既喝了她的茶,就不會白喝的,想法子放了頤園的家奴,給如意這樣的姑娘一條生路。

芙蓉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張家當家人還能說什麼呢?

芙蓉要進宮當女官,陪伴張太后,張家將來還要指望芙蓉呢,不得聽人家的話?

何況芙蓉早就在話里設了個套,老祖宗是個大善人,不同意都不行。不同意就是阻止老祖宗行善、就是逆了老祖宗的意思、就是不孝。

何況,一個蘿蔔一個坑。如今東西兩府都不缺使喚的人,別人不可能把差事拱手讓人。

這一百八十六人回到各自府里,該如何安置他們?白養著他們,一下子多出這麼多張吃白飯的嘴,這又是個大問題,所以東府兩府當家人都同意了,讓頤園家奴自己選擇。

選擇出府的不用給贖身銀子,隨身的東西都可以帶出去,出去多念著老祖宗的好,記住是老祖宗的恩典即可。

頤園,因老祖宗頤養天年而聚,也因老祖宗駕鶴西去而散。

第一百五十八章 宴席散各自有歸處,接孩子鄰居又團圓

紫雲軒,如意在這裡發放最後一個月的月錢,如有選擇出府的,連同放奴文書和身契一起給了。

如意管著頤園除松鶴堂和大廚房以外的所有人,一共一百二十五人,大部分都選擇了離開。

比如管著灑掃的辛婆子帶著兒子辛丑走了,如意的好幫手秋葵也走了——後來,如意才知道秋葵嫁給了辛丑,一家人在花鳥市盤了個鋪子,做著侍弄花草的買賣,小富即安。

秋葵和辛丑如何看對眼、什麼時候看對眼的?如意完全不知!

如意感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彼此都是對方人生的匆匆過客,人家小兩口有自己的故事。

當然還有蟬媽媽,如意和她在承恩閣相伴了十年,就像母女似的,如意不放心蟬媽媽獨自一人在外頭生活,要蟬媽媽跟她一起出府居住。

但是蟬媽媽拒絕了,她摸了摸如意的頭髮,「如意啊,我就是在這裡出生的,那時候這裡還是石家的宅子,後來我被賣到張家,又回到這裡,幾乎在豪門家族的後院裡待了一輩子。」

「我想趁著自己身子骨還硬朗,這十年托你的福,賺了好多錢,足夠我出門四處走走停停,我雖老了,也有一顆想飛出的心,深宅大院待了一輩子,我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如意寫了個帖子給蟬媽媽,還有幾個地址,「這是我的名帖,還有京城楓園的胭脂、南京的魏國公府紅霞、蘇州的那位王小姐的地址。我現在出府,還沒買房,暫住在胭脂家的楓園裡,就無法寫我的地址。」

「將來媽媽若是生病了或者走不動了,就拿著我的名帖就近找她們,或者托人給她們寫信也行,她們都是我信任的人,定會把你送到我身邊。媽媽,你我相伴十年,你對我有救命之恩,我會把你當親娘一樣,給你養老送終的。你千萬不要推辭,否則,我心裡始終惦記著。」

蟬媽媽含淚接過了,「你放心,我不會逞強,真到了那天,我一定會通過她們找你的。」

如意還給了蟬媽媽一包銀子,「媽媽拿著,都說窮家富路,出門在外,住的好一點,吃得好一點,這個錢可別省。」

蟬媽媽不肯要,「我的錢足夠了。」

「拿著拿著!」如意執意要給,蟬媽媽沒有如意力氣大,推不過她,只得收了。

如意放完了所管的所有人的月錢,最後一個,就是她自己,她領了二兩銀子的月錢,拿走自己的身契和放奴文書,把所有帳目都清乾淨了,然後,捧著帳本,給王嬤嬤過目。

如意說道:「嬤嬤,月錢放完了,九十七個人離開張家,剩下的回去了東西兩府。」

王嬤嬤戴上眼鏡,草草翻了翻,就放下了,嘆道:「還是到了曲終人散的時候啊,時間過得真快——你將來有什麼打算?」

如意說道:「我和我娘還沒找到合適的房子,先暫時住在胭脂家裡——嬤嬤呢?」

其實鵝姐一家也是先住在楓園,這樣胭脂一家,如意一家,鵝姐一家又像以前在四泉巷一樣親親熱熱的住在一起,等買了房子再搬出去,但這個沒必要跟王嬤嬤講。

這十年來,她和王嬤嬤雖然彼此欣賞合作,但終究不是一路人,走不到一起去。

王嬤嬤說道:「我還要住幾天,等老祖宗過了七七,我和王善就去雲間(註:現在的上海),如今來春和臘梅定居在那裡。」

如意說道:「倘若定下了啟程的日子,托人去楓園給我捎個信,我去給嬤嬤送行。」

王嬤嬤點點頭。

如意又說道:「嬤嬤,我可以把承恩閣王延林臨摹的米芾山水畫帶走嗎?我想……留著做個念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