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祥如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明天大年三十吃了團圓飯,我們就要搬走了。」

如意娘和鵝姐聽了,唏噓不已。

鵝姐說道:「其實那天在似家客棧里,看到鄭總旗和長生長得相似,還一下子拿出五百兩銀子,我們就有疑心了,只是這種事情,你們不說,我們也不好問。」

「難怪吉祥和如意今天都沒有幫我們忙年,原來忙這件事去了,恭喜你們,總算熬出來了。」

如意娘說道:「脫籍是好事啊,三代為奴,終於成了良民,可喜可賀。這人吶,從什麼時候重新開始都來得及,以後你們一家三口定會好好的。」

次日,大年三十,下午的時候,長生終於醒了,還和九指一起貼門神,雖然過了今晚,他們全家就要搬家,不住這裡,行李已經裝進箱籠,還是把家裡打掃的乾乾淨淨,門神、窗花、還有五戒送來的桃符等等,都一絲不苟的貼好,完完整整的過完這個年。

吉祥還搬著梯子,在風雪中將一桿杆芝麻杆放在各家的房頂上,寓意來年生活節節高。

團圓飯在如意娘家裡吃,吃完飯,要守歲,長生撐不住睡了,如意和胭脂在炕上玩抓子、翻花繩,就像小時候一樣。

九指和吉祥、鵝姐,還有如意娘低聲交談著什麼,天亮要走了,好多話都說不完。

到了半夜,外頭敲了三更鼓,京城的夜空被煙花爆竹照亮,如意娘把外頭凍著的一蓋簾餃子端進來煮了,大家一起吃完這頓餃子,胭脂一家就要搬走。

包著銅錢的餃子被吉祥給吃到了,吉祥把銅錢從嘴裡拿出來,「好兆頭啊,預示我官運亨通。」

自打如意透露出想脫奴籍,吉祥升官的念頭越發強烈,他想將來自己官位足夠高了,高到可以向張家提出放人,到時候無論如意母女,還是爹娘,他都要接出來——就像鄭綱可以憑武安侯世子的身份接走胭脂一家一樣。

天蒙蒙亮,大雪給京城蓋了一床巨大的雪被子,當四泉巷絕大多數人還在沉睡時,鄭綱已經駕著馬車來接胭脂一家人了。

吉祥搶先一步,把胭脂家的行李都搬到了自己馬車上,鄭綱只需接人即可。

如意母女和鵝姐都早早起來,送別胭脂一家——其實昨晚只是迷迷糊糊合合眼,大家都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想著都是今天的離別。

胭脂的眼睛紅紅的,如意強撐著笑臉,「人往高處走,莫要回頭,不要悲傷,家家戶戶都能過上好日子才是正理。何況你家只是搬走,又不是見不了面。明天我和你,還有紅霞還要一起去逛廟會呢,我們專找熱鬧戲看,吃路邊小攤,就跟以前一樣,開開心心的過年。」

過完這個年,紅霞就要遠去南京了。

胭脂點點頭,上了馬車。

三個女人目送兩輛馬車消失在風雪中。

馬車不到半個時辰就到了新家,什剎海風景好,多是豪門大族的別院,武定侯鄭家在銀錠橋的別院叫做楓園,因裡頭多是楓樹,到了秋天一片紅葉,很是好看。

楓園的隔壁就是英國公府的新園,總之,鄰居們一個個來頭不小,和西府四泉巷那些家奴們是天壤之別。

正月里,如意和胭脂紅霞幾乎天天廝混在一起,一直到了正月十五,如意回頤園當差,紅霞也要緊鑼密鼓的幫著二小姐備嫁了。

因二小姐二月十八就要出嫁,東府大少奶奶夏氏出了月子把身體養好了,就接手了管家之權,重新執掌東府中饋。

兩年前,她首次執掌中饋,頭一件大事就是給大姑子張德華辦婚禮,現在輪到二姑子,夏氏駕輕就熟,一應都很順利。

因老祖宗身體緣故,需要靜養,這一回婚禮東府接待女客,就不在頤園了,無論男客女客,地點都在東府,排場自然不如張德華當年的婚禮大。

周夫人未免有些怨言,但都被親女兒張言華給壓了下去,「母親若想在婚禮上給我添堵,就只管抱怨吧。反正我就要遠嫁去南京,到時候想聽母親的抱怨都聽不到了。」

張言華管家這兩年,無論心眼子還是嘴皮子都練的早就超過了母親,母親再無法打壓她、也無法用「為你好」等等理由來支配她。往往三言兩語把就把母親懟的說不出話來。

是啊,人都要走了,還是說幾句好話吧。周夫人只得把怨言噎回去,扯出一抹笑顏,「你看看,嫁妝單子還有沒有需要增添的,如今官中有錢,咱們添上就是了。」

張言華一聽這話,就預感到東府將來錢庫又得告急。

唉,我已經盡力而為,將來東府如何,我遠在千里之外,眼不見心不煩。

開了春,運河冰雪消融,遠在南京的魏國公帶著迎親的隊伍來到京城。<="<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