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頤園依然還有當年石家宅邸的痕跡,比如紫雲軒的假山、承恩閣的五層樓閣、煙波浩渺的長壽湖、逶迤而行的十里畫廊,其實頤園能夠拿出手的景致,都是當年石家的底子。
唉,前車之鑑啊!
老祖宗不禁又想起了那個抄家的夢,連祭屋祭田都準備上了,乘著自己還活著,再多為張家的未來打算吧……
老祖宗說道:「武安侯要接九指一家出去,血親相幫,這是佳話,咱們不攔著,不當惡人。贖身銀子就算了,張家不缺銀子使。只是有一句話,希望武安侯府記得,張家這些年給了九指一家一碗安生飯吃。將來我們張家若遭了難,如果可以的話,給張家後人一碗安生飯吃。」
老祖宗點頭了!如意忙道:「我記下了,這就去給武安侯府傳話。」
如意和吉祥騎著快馬到了武安侯府,把老祖宗提的條件轉告給了武安侯和世子鄭綱。
武安侯提筆寫下了「應諾」二字,蓋上了武安侯的印章,交給了如意和吉祥。
雖然只是一張輕飄飄的紙,承諾又何止千金呢?
如意把紙傳遞給老祖宗。
老祖宗細細看了,然後,居然當著如意的面,把紙給燒了!
如意大驚:「老祖宗!您這是——」
老祖宗卻笑道:「有承諾即可,這紙若留著,將來張家若真遭了事,反而會連累武安侯府,到時候人家忙著自保,如何騰出手幫我們?若人家不守承諾,張家留著這張紙也無用。故,燒了紙最好。」
第一百四十章 於心安處便是吾家,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如意奔走了一整天,終於把胭脂一家三口的身契拿到手了。
四泉巷,胭脂的家,如意把身契給了鄭綱,「等正月十六順天府衙門開了印,就可以拿著身契消了奴籍,從此一家都是平民百姓了。」
「多謝如意姑娘。」鄭綱收好身契,「這事我去辦——表姐夫,如今你們全家已經不是西府的家生子,四泉巷是不能住的,要搬家。」
「武安侯府在北城什剎海銀錠橋那裡有一座別院,一應家具陳設都是齊全的,離西府走路不到一個時辰,離如意吉祥這些老鄰居們不算太遠,表姐夫打算什麼時候搬?我來接你們。」
離別來的太快了,九指就跟做夢似的,說道:「明天就是大年三十,等我和鄰居們最後吃個團圓飯話別,開了年就搬,房子家具都是西府的,能帶走的東西一輛車就能裝下。」
鄭綱點點頭,再次謝過了如意,「我該如何感謝如意姑娘呢?」
如意說道:「幫鄰居得到自由身,心甘情願,不用謝。我們四泉巷鄰里之間一貫如此,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若是謝來謝去,這得謝到猴年馬月去。」
鄭綱說道:「這是你和我表姐夫一家的情義,我還是要謝你的。」
話音剛落,吉祥進來了,攔在了如意前頭,說道:「我也有功,鄭總旗怎麼不謝我?」
鄭綱說道:「下次打仗衝鋒,我衝到你前頭。」
吉祥笑道:「你是騎兵,我是步兵,騎兵本來就應該沖在步兵前頭,這個不算。」
鄭綱問道:「要我如何謝你?」
吉祥說道:「還沒想好,等想好再跟你開口——鄭總旗趕緊回去吧,武安侯還在等你的消息。」
鄭綱辭別眾人,如意想起了什麼,說道:「哦,對了,老祖宗看了武安侯的承諾之後,就把那張紙當著我的面給燒了,說相信武安侯的信譽,不必寫在紙上。」
鄭綱又謝了如意,「……我會告訴我父親的。」
吉祥說道:「趕緊走吧,雪越來越大了,我送送你。」
吉祥拉著鄭綱出了門,還貼心的幫忙解開了栓馬繩,「鄭總旗,請上馬。」
鄭綱飛身上馬,還要說什麼,吉祥一拍馬臀,「走吧你!」
駿馬朝著風雪奔馳而去。
晚上,三家人依然在如意家吃飯,事到如今,不能再瞞著最親密的鄰居了,九指就把秋胡戲的身世告訴了如意娘和鵝姐。
「……那個跟長生長得很像的鄭總旗就是武安侯世子,他是胭脂長生的表舅,今天多虧了如意吉祥幫忙奔走,請動了來壽家的幫腔,老祖宗放了我們一家三口出府。」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