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姐問道:「老祖宗她們醒了沒有?醒了我就要回松鶴堂去了。」
老祖宗等夫人們休息,下面的人也乘機偷個浮生半日閒。
如意豎起耳朵,聽著長壽湖面發出來的煙花燃放的動靜,「這會子應該還在睡,倘若老祖宗她們醒了,少爺們會回松鶴堂承歡膝下的,現在他們還在長壽湖冰面上放煙花呢,等什麼時候煙花的動靜沒了,鵝姨再回去不遲。」
鵝姐揉搓著如意的腦袋,「這小腦袋瓜子真好使,裝了多少個心眼子,我來數一數。」
嘴上說是數心眼,手上忙個不停,一會掐臉,一會捏耳垂,一會撓如意的痒痒,如意像扭股糖似的在鵝姐懷裡扭動,兩人笑成一團。
如意娘笑著看著兩人笑鬧,手裡有條不紊的忙活著,切薑絲的時候,眼睛都不用看刀和砧板,就這麼盲切。
無他,唯手熟爾。
嚴嬤嬤過來查看情況,說道:「饅頭碎還可以多加半個,肉生痰,老祖宗自今年秋冬以來,痰多咳嗽,這肉丸類的菜餚,肉儘量減一些。」
如意娘說道:「要不要多加幾個荸薺切碎放進去肉餡?荸薺是清火祛痰的。」
嚴嬤嬤點點頭,「那就再加四顆荸薺吧。還有,主子們吃的四喜丸子比外頭大席上的要清淡一些,你拌餡放鹽和炒蓋在丸子上的澆頭的時候,把我叫來,我親自來加鹽調味。」
如意娘做大席的四喜丸子是濃油赤醬的風格,不適合早就厭倦大魚大肉的主子們的口味。
如意娘應下,開始掰饅頭,要做四喜丸子的饅頭碎需要把饅頭的外皮剝掉,以免影響細膩的口感。
如意張開嘴巴,一副嗷嗷待哺的樣子,「我最愛吃饅頭皮了,有嚼勁,越嚼越香,放我嘴裡。」
若說吃主食,如意喜歡米飯勝過饅頭,但她喜歡吃饅頭的外皮,平日在四泉巷的家裡,如意娘蒸了饅頭,吃飯的時候都會把饅頭皮撕下來留給如意當零嘴吃。。
今天在頤園大廚房,如意娘照例撕了饅頭皮餵她。
嚴嬤嬤看著這對母女,一個喂,一個吃,直笑道,「如意姑娘平日裡好老成的一個人,現在成小孩子了,還要親娘喂,看起來怪不好意思的。」
如意臉皮厚,笑道:「別說我今年十五,我就是五十歲,也是娘的大寶貝!也好意思要親娘餵我。若到了那個年紀,母親還能這樣撕饅頭皮餵我,可見母親將來多麼健康長壽啊。」
一聽這話,灶間的人都笑起來,伴隨著鍋碗瓢盆的撞擊聲、炸貨在熱油里滋滋翻滾聲、在砧板上快速剁肉餡如馬蹄般的噠噠聲等等,人間煙火,無外如是。
約過了一個時辰,鵝姐瞧著長壽湖冰面上放煙花的動靜沒有了,趕緊起來,拍了拍衣裙上瓜子碎屑,說道:「應該是老祖宗醒了,我去松鶴堂照看著三少爺。」
如意娘第一次來頤園大廚房,未免有些緊張,問如意:「老祖宗醒了,是不是待會就要做年夜飯了?」
「還早著呢。」如意解釋道:「要等老祖宗帶著兒孫們去東府祠堂里祭祀,老祖宗等主子們出了這園子,大廚房才開始做。」
「大戶人家祭祀講究的很,除了燒香跪拜,還要進獻菜餚,這些菜都是東府大廚房做的,一道道祭祀的菜要從每個人手裡過一遍,最後才擺在案頭上,還要念什麼之乎者也已焉哉、我們聽都聽不懂的祭文。」
「路上的往返加上祭祀,如果中途磨蹭的話,有時候一個時辰都打不住啊,等回到松鶴堂,通常天都黑了。」
活人在吃團圓的年夜飯之前,得把死去的先人們餵飽了,才能自己吃嘛,時時刻刻都要遵循孝道。
果然,大概過了一刻鐘,就見一頂頂轎子從松鶴堂方向往東門方向抬過來,轎子裡坐著老祖宗、兩位侯夫人、夏少奶奶以及三位小姐,還有奶娘魏紫抱著一歲多的瑤哥兒坐在轎子裡。
其餘的張家男人們,兩個侯爺,六個少爺都是步行跟隨。
路上的丫鬟婆子們更是一堆一堆的,數都數不過來。
如意和如意娘都透過窗縫,偷偷的看著張家過年祭祀的排場,她們也看到了鵝姐,跟在西府三少爺張宗訖身後。
隊伍里沒有花姨娘,侍妾沒有資格進祠堂。
等浩浩蕩蕩的祭祀隊伍全部走出頤園東門,嚴嬤嬤來到灶間,她拍來拍手,大聲說道:「大夥都支棱起來!要準備年夜飯了,那些個需要過油炸的、要回鍋的菜,現在可以先處理了。」
如意娘的四喜丸子和鍋塌豆腐都需要先過油炸定型,於是如意趕緊坐在灶下升火,起鍋燒油。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