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見如意發怔,還以為她在愁如何去會昌侯府繼續沿著這條線索順藤摸瓜查下去呢。
吉祥連忙出謀劃策,說道:「你不用愁,這會昌侯府和咱們是有關係的,咱們有熟人可以牽線搭橋。」
如意想破腦殼也沒想明白,「什麼關係?我們是張家家奴,怎麼認識會昌侯府的人,熟人就更不可能了。」
吉祥說道:「你這麼個聰明人,怎麼沒想到這層關係——咱們西府的侯夫人姓什麼?」
如意說道:「姓崔啊,這個我怎麼可能會不曉得。崔夫人是永康大長公主的女兒。」
吉祥一拍腦袋,「哎呀,我問錯了,就是咱們西府以前的侯夫人。」
吉祥不提,如意差點忘記了,想了想,恍然大悟:「我記起來了!先侯夫人姓孫!出身會昌侯府!會昌侯孫家,也是出過皇后和太后的外戚世家!和咱們張家是門當戶對!」
各位看官,京城的外戚世家,會昌侯府孫家的來歷,那是相當的曲折,如果獨立成書,大概能給各位看官講個一百章回。
曾經京城街頭巷尾,就沒有不在背後議論孫家的。
因為孫家女剛開始只是嬪妃,並非皇后。
當時大明宣德皇帝的皇后是胡善祥,胡皇后。
胡皇后生了兩個女兒,孫家女是貴妃,孫貴妃生了兒子,宣德皇帝說胡皇后無子,就廢了胡皇后,胡皇后出家修仙,孫貴妃成了孫皇后。
宣德皇帝為了扶孫貴妃為皇后,挑戰了封建倫理,因為孫貴妃是妾,她生的兒子當然是胡皇后的兒子,怎麼能說胡皇后無子呢?
胡皇后賢惠,敢勸諫皇帝,生性節儉,寬厚待人,且約束娘家,胡家人沒有一個生事端的,她是一個好皇后。
胡皇后無過被廢,在朝廷和民間都掀起了軒然大波。
但宣德皇帝是個強悍的君王,無論有多少反對之聲,他都要堅持封孫氏為皇后,並且重用孫家人,封了孫皇后的娘家人為會昌伯。
孫家一下子從普通外戚,變成了皇后的娘家。
再後來,宣德皇帝去世,孫皇后成了孫太后,孫太后的兒子朱祁鎮登基成了皇帝,是個妥妥的敗家子,只會紙上談兵的皇帝去「北狩」,結果,就發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變,大明老一輩的將星,幾乎都隕落在這裡,大明皇帝朱祁鎮被瓦剌部首領也先俘虜,成了階下囚!
作為皇帝的舅舅家,會昌伯府當然盡全力的營救朱祁鎮,後來,瓦剌人放了朱祁鎮,卻被親弟弟景泰皇帝囚禁在南宮。
朱祁鎮當然不甘心繼續當俘虜,背後自有支持他的大臣們。
比如後來一門兩公侯的石家,以及他的舅舅會昌伯孫繼宗等人,這些大臣們聯合在一起,發動了「奪門之變」,把朱祁鎮從南宮裡接出來,送到紫禁城裡重新登基當了皇帝!
朱祁鎮二次當了皇帝,皇位坐穩之後,就把當初迎接他回宮的一門兩公侯石家,以謀反的罪名抄家滅族了——這就是頤園老主人石家的來歷。
石家被滅,朱祁鎮對舅舅會昌伯還是很好的,聖眷正濃,升了爵位,封了會昌侯。
如意所說的先侯夫人孫氏,就是會昌侯的孫女——也就是孫太后的侄孫女。外戚和外戚聯姻,嫁到了張家。
只不過,這個孫夫人死的早,生下西府嫡長子張宗儉之後不久就去世了,且孫夫人的陪房們後來都散了,不像東府先侯夫人王
氏那樣有一群能幹的陪房王嬤嬤和「牡丹花」魏紫等忠僕與後來的繼室周夫人爭權奪勢。
西府現在的侯夫人崔氏,皇室貴胄,永康大長公主的女兒,且會治家理事,早就把前頭孫夫人存在過的痕跡都消除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