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寒門首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她定了定神,先在草稿紙上下筆寫道:「為官者,應先禮樂而後官者也。蓋禮樂……」

既然左志林出這題目,是贊成做官之前要先學禮法,那周稚寧也不逆著他的意思來。她先是贊同了一番左志林的意見,隨後就開始議論為什麼做官要先學禮樂,禮樂對人的道德修養有什麼作用,接著就引用《論語》之中的句子為自己印證。

很快,第一篇大概的草稿就成了。

周稚寧不著急謄抄在考試卷上,而是又看向次題。

次題也是出自《論語》,這次是《述而篇》:「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④

意思是孔子說應該容許進步,而不贊成退步。何必那麼過分?人家把自己弄得乾乾淨淨要求進步,應該容許現在的乾淨,這並不是保護他的過去。⑤

這道題依舊不難,周稚寧依舊採取了中庸的思路。

洋洋灑灑寫完難度不大的兩篇,周稚寧心中已經隱隱有了一個猜測。

但考試時間正在一分一秒的流逝,周稚寧也不多做耽誤,接著寫詩。

詩就不是周稚寧的強項了,她缺乏這點子浪漫想像細胞。

不過不枉費她對趙徽的文章詩賦啃了半月有餘,即便她詩才不算上佳,拼拼湊湊,也還是成了一首詩。

從兩篇草稿寫完到詩成,已經過去了三刻鐘的時間。

周稚寧轉了轉略感酸澀的手腕,再次蘸墨,抽來官府發放的試題紙鋪平,凝神聚氣,一筆一划地將草稿整理展開,工整地謄抄上去。

這一抄,周稚寧極為入神。

期間有巡察的胥吏拿著印戳來給考生們的試題紙蓋章,以檢測考生們的答題速度。周稚寧連頭都沒有抬,全然的心無旁騖。

寫完一篇,一個上午就已經過去了。

中午來臨,周稚寧打開考籃,簡單地用了些午膳,趴在桌子上休息了一會兒。

等到下午炮響之後,她又默默冥想定神了片刻,又執筆開始謄抄。

不知不覺,天邊已經泛起了一抹晚霞潮紅,已經是傍晚時分了。

考場上已經有人陸陸續續完成了試題,交卷出了考棚。不過他們暫且還不能離開,要等到湊夠四五十人之後方能走。

因此周稚寧也不著急,繼續慢慢謄抄,完全就將這次的考試當做一次練筆的機會。

她練的是明朝館閣體,圓潤端方,是應試時最好的字體。

不過此明朝非彼明朝,在這個明朝的世界裡,雖然內閣官職什麼的與明朝相似,但也有一些細微的不同。就比如還能出現士族,又比如這個館閣體,這個明朝並未出現,周稚寧手上所寫字體對於一些官員來說甚為新奇。

只是周稚寧畢竟年歲還小,館閣體並未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因此她不緊不慢地慢慢抄寫,算是對自己字形的一個檢測。

終於,當場面上大部分人都交卷之後,周稚寧也交了卷,領了胥吏發來的次次牌,在放印開門之後,隨著人流離開了考棚。

考棚外,周允德等人早就等著了。

一看見周稚寧出來,一家人就一齊擁了上去。

只不過他們都還記掛著周稚寧考試還沒完全結束,現下也不七嘴八舌地問她感覺如何,而是遞水的遞水,披衣的披衣,直把周稚寧當做上戰場回來一樣對待,就差沒連走路都代勞了。

周稚寧對此哭笑不得。

第17章 他不可能躲一輩子 遲早要回琅琊

按照規矩,第一場考完之後,過不了三四天就要發案,到時五十個考生的名字會以逆時針的形式出現在榜單之上,這就是團榜。

團榜最中間的一個,就是案首。

其他學生都為發案而焦躁不安,周稚寧一個人躲在書房裡,將第一場考試的兩道四書題目回憶了一遍,緊接著就以平江笑笑生的名義重新寫了兩篇文章,在發案的前一天送去了存文堂。

存文堂的掌柜自然認識周稚寧,他一面收下文章,一面笑道:「自上次一篇忠奸之論後,小兄弟可是好久沒來送文章了。這回一次就得了兩篇,真是喜事。不過我看這題目怎像是前幾日童生試第一場的四書題?難不成平江笑笑生也是應考考生之一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