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世紀女領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如果她真的非常在意這一點,還不如以後有空了,造出標準的帳表來,讓莊頭只管填阿拉伯數字。

此時用的也是阿拉伯數字,就算莊頭不會,學起來也很容易。

頭髮晾乾,床上也換成了帶來的寢具。路易莎一點兒不把煩惱帶到夢裡,一覺睡醒時,天還沒亮呢!

不過再也睡不著了,她乾脆起床。侍女就打著呵欠給她穿衣,下樓倒來熱水。

等到吃早飯時天依舊沒亮,不過天鵝莊園已經從睡夢中醒來了。此時還算是春耕農忙時期,天蒙蒙亮就出門幹活的農民並不少。

他們扛著自家農具,有的還趕著牛,穿過整齊農舍間狹長的小路、彎彎曲曲的田間小徑,去向要工作的土地。

天鵝莊園的村子都建設得不錯,特別是距離莊園別墅最近,就隔著一座石橋的石橋村(村子就是由這座橋得名的)。

大約是為了體面順眼(領主住在別墅時可能看到,而且教堂也在莊園別墅不遠處),整個石橋村呈扇形展開,屋舍一排一排十分整齊。

而且農舍沒有特別破爛的,它們普遍用木頭、泥土、石頭等材料搭建。屋頂是茅草的,但明顯經常維護,所以看起來很厚實,足夠遮風擋雨。

農舍前的菜地種植著蔬菜,有的還栽種了果樹。一旁的草棚是牲口棚,這隻有更為富裕的農戶才會有,因為不是人人家裡都有大牲口。不過家禽是很多人家都有的,一般是鵝或者鴨。相比起鵝、鴨,雞飼養起來總需要一些糧食補充,所以餵養較少。

天亮後,路易莎站在窗邊,向更遠處眺望。秋耕時種下的穀物此時綠油油一片,而春耕時犁過的條田則翻出深處黝黑、濕潤的泥土。

第16章 穿越中世紀016

「看起來還不錯,莊園裡比我想像的要好。」路易莎由衷的說。

或許是對中世紀有太多糟糕的刻板印象了,總覺得中世紀的貴族都難熬,平民更是過不下去。要麼是亂世中如浮萍,就像華夏五胡亂華時期那樣,所有人都朝不保夕。要麼稍穩定一些的歲月里,莊園裡的農奴被壓榨到死。

這樣的刻板印象對,也不對。

對是因為,中世紀早期確實是那樣。在羅馬崩潰後蠻族入侵——然而這顯然不是這片土地上居民的至暗時刻,因為之後還有第二波的蠻族入侵!

相比起此前的蠻族入侵,其實第二波蠻族入侵要混亂黑暗的多。因為嚴格意義上,第一波在羅馬的『屍體』上強大起來的蠻族,很多都不是真正的蠻族。他們要麼此前就受羅馬影響很大,要麼乾脆已經是羅馬統治下的邊陲民族,羅馬化是非常明顯的……

這種情況下,權力的交接還能有一些平穩(雖然不多),原本的鄉土秩序並未全面崩潰。

第二波則是所謂的更為『野蠻』的民族,他們再來入侵已經『入主中原』、企圖建立秩序、進行可持續地竭澤而漁的前·蠻族。這才真是燒殺搶掠,只考慮『竭澤而漁』,而不會想到建設,即『可持續』的那部分。

不對是因為,等到這段時期過去,到所謂的『中世紀盛期』,即十世紀左右,要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也就沒那麼難了——蠻族們要麼被『招安』,要麼基本被抵禦在一定範圍外,已經很難長驅直入一路掠奪了。

至於壓榨農奴什麼的,說是農奴,就路易莎看到的現在,他們『奴屬性』並沒有那麼強,感覺和佃農差不多。人身依附強度很低——這和沙俄歷史上那種頑固的農奴制不太一樣。

或許是宗教原因,不能用自己的同胞為奴,還有以主教為核心的城市要和領主為核心的莊園爭奪人口。

又或許是各個領主和國王的利益分歧……總之法律上對農奴的權力與義務規定並不苛刻。更不要說,法律還規定他們一旦逃出莊園三天,領主就沒有追回他們的權力了。接著他們一般只要去城市住滿一年,就能成為自由民。

再或者乾脆就是人口原因,到此時其實已經有些人口過剩的問題了。此前幾百年的開墾潮,比較容易開墾的土地都開墾完了,人均耕地在最近一些年都在減少。這時,有些莊園是真的養不下那麼多張嘴了!

如此,將農奴束縛在土地上的力量自然放鬆了不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