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竊情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於錦銘隨隊伍走走停停,到了崑山,又步行到蘇州。此時古城蘇州家家門戶緊閉,闃無一人,火車站幾乎被炸毀,司令部也已走空。這支陸軍部隊預備前往鎮江繼續尋找司令員,而於錦銘計劃直接前往南京,便與同行的將士們道別,脫離了隊伍。

他進城,一徑向西走,路過相門城牆,見到巍峨的北寺塔,經過河畔蕭條的街市,店鋪門板上大多貼著減價的條子。邊走,邊摸懷中揣著的幾張法幣,想買點東西吃,沒有;想找個旅店洗澡睡覺,也沒有。細雨微朦的冬季,青灰的石板路間積著淺淺的水窪,反覆踩過,積水浸濕鞋襪。

就這樣走到傍晚,於錦銘飢困交加,坐到一戶人家的屋檐下,靠著門板睡去。睡得正香,突得,他覺出背後傳來幾下響動,猛然驚醒。仰頭一看,原是一個拄著拐杖的老婆婆,大清早開了門,正盯著自己。

於錦銘咳嗽幾聲,嗓音沙啞地同她解釋情況。她卻擺擺手,不回話,想來是語言不通。於錦銘又指身上軍服的標誌,再指一指嘴,然後兩手交疊,放在耳邊,做出睡覺的姿勢。也不知道老婆婆看沒看懂。她一轉身,進了屋子,再出來,左手端一碗糙米飯,右手端一碗熬煮成糊狀的野菜湯,遞給他。

於錦銘舉起雙手,接過,坐在門檻上,狼吞虎咽地吃著,一直吃到肚子又脹又疼,才放下。他靠在長條狀的門板,微微喘氣,大約是太久沒吃飽飯,反胃的感覺陣陣湧上。

愈發明朗的晨光落在他的面龐,半邊塵土,半邊血痕。老阿婆搖搖頭,嘆息著再度進屋,為他端來一盆熱水。於錦銘洗淨臉、手,拿毛巾擦一擦褲腳,站起身,見太陽升起,光芒照耀著遍地的青石磚,水窪閃閃發光,如同一塊塊金磚。

於錦銘看著,想到上海已經保不住,日軍占領了京滬鐵路,沿鐵路殺來,下一個便是蘇州。可兵力都在往南京集中,蘇州作為保衛南京的防線,是不守的……用無數人描繪出一個古城,需要一千年的時光,而叫它化為廢墟,只需一夜的炮響。

「阿婆,鬼子要打過來了,你趕緊快跑。」他邊說,邊跟她比劃,

「弗啘,我年紀度了,白不動的,倷夸點白。」她連連擺手。

於錦銘見之,心如刀絞。

他從懷中摸出一張十元的鈔票,遞給她。要放在平時,這十元夠買兩麻袋的大米,五十斤的食鹽。接著,於錦銘好一通比劃,問哪裡能坐船,老阿婆給他指了個方向。他再三謝過阿婆,再度上路。

又走大半天,到外城河,河岸邊停靠一艘烏篷船,船艙內住一對捕魚為生的夫妻,都用藍布包頭,滿身的魚腥味。於錦銘上前,深深彎著腰,請求他們送自己到古運河。

漁夫會一些國語,詢問他要去哪兒。於錦銘說自己是空軍飛行員,在上海墜機,因鐵路被炸毀,他打算從蘇州坐船,走京杭大運河,到鎮江,然後沿長江去南京跟大部隊匯合。

漁夫聽聞,拍著胸脯說:「既然是當兵打鬼子的,那我說什麼都要送,上船吧!」

於錦銘感激地無以言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