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竹編娘子種田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會兒已經錯過了集市最熱鬧的時候,但既然來都來了,自然不能因為人少點就懈怠。

姜姀把挑筐里的水墨竹燈取出來一些,用麻繩系了掛在攤位前。

一整排過去,風中搖曳的竹燈看起來蔚為壯觀。還沒開始吆喝,就有不少人在攤位前駐足。

「這是竹燈籠嗎?」

「是燈籠殼子。」姜姀道,「買回去自己糊個砂紙添個蠟燭就能用。」

有兩個手持水墨摺扇的娘子走近來。光往竹燈旁一站,就能看出上面圖案的登對。

兩個人各拿著一個竹燈愛不釋手。過了會兒,又把竹燈放下走到一旁,窸窸窣窣地不知在交流些什麼。

這倆人絕對是目標客戶。姜姀卻權當沒看見她倆,只自顧自地吆喝開:「賣水墨竹燈咯——物美價廉的水墨竹燈,瞧一瞧看一看,買回去保准不上當嘞——」

縣城不比村里,她這樣一吆喝開,周圍的那些攤販自然不甘落下。她的聲音很快便淹沒在人群里。不過不妨事,誰叫他們來得人多呢。

三個大人一個孩子,一人輪著嚎一嗓子,再異口同聲地一起喊。那音量,槓槓的。

邊上站著正說話的兩個娘子又湊近來:「店家,你這水墨竹燈怎麼賣啊?」

「十文錢一個,買十個送一個。」

買十送一這想法是剛生出來的,折成均價差不多每個燈籠便宜一文多點。

縣城裡頭賣東西競爭激烈,雖然一路過來賣竹編的僅有他們一家,但耐不住旁的替代品多。要不給點優惠噱頭,還真難一下把這百來個燈籠賣出去。

兩人又嘰嘰喳喳地討論了一番。這回沒藏著,姜姀算是聽出來了。

她倆一個是縣城裡徐員外的閨女,另外的是她的隨身婢子,偏巧家中正有修整園子的想法,就遇上了她這個攤子。

姜姀笑笑:「像您這樣有眼光的漂亮娘子少有。這水墨竹燈,您買過去,湊個一套,往自家園子裡一擺,不曉得有多清新雅致嘞。看您二位都拿著水墨摺扇,應該也知道,這是今年頭最時興的款。我敢說,整個縣城裡就我一家有,您在別處可買不到嘞。」

見她倆還在猶豫,她又補上一句道:「而且我家這個墨汁,是自個兒用烏飯樹汁做的。用的是最安全的材料,讓小娃娃抱著啃都行。我在家試過,就算放在露天處,日曬雨淋也不會掉色。」

徐娘子被她說得很是心動,沖她頷首一笑道:「燈籠買多了我帶不走,容我回去和家裡的家丁說說。娘子可否幫我留二十二個竹燈,過會兒我們叫車過來拉走。」

附在她耳畔,宋衍小聲道:「大戶人家的規矩都是這樣。家中娘子出來帶不了多少銀錢,等家丁過來掏錢,一下就給東西拉走了。也不用要定金,不然會惹得人家不高興,幫她留著就是。」

聽罷,姜姀笑眯眯地應下。

她們前腳剛走,後腳就來了輛馬車。

下來的

家丁自稱姓徐,麻利地丟下二百個銅板,隨後自個兒數了足數的竹燈拎起來就跑。馬車揚塵而去,半點不拖泥帶水。

姜姀嘖了聲,果然在縣城裡做營生和村里不大一樣。賣得快,卻也沒什麼人情味。

不過她今日來城裡可不是為了逢人噓寒問暖,掙錢才是要緊事。

只不過來的時辰不大對,攤位邊上湊熱鬧的多,肯掏錢的卻沒幾個。

有兩個散戶各自買了一對回去,這種都是打算擺在自家堂屋裡的。看來還得專找那種要整修園子的人家下手才好,要不然只買出去稀稀拉拉的幾個,光一個挑筐都沒見底嘞。

宋衍提議道:「要不這樣,我和小果挑一個擔子出去走走。就算賣不出去,能引些人過來也是好的。」

對於宋衍的經商之道,姜姀表示認可。到底是正經做生意的人家,點子就是多。她叮囑了兩句:「那你們慢慢走。小果,跟緊你宋叔叔。市集上人多,可不要走丟咯。」

兩人結伴出去,小果那甜甜的嗓音傳得老遠。有好些個小娘子,都看在她懂事又可愛的份上,買了幾個捧場。

正高高興興地點錢,宋衍抬起頭,餘光瞥見一道似有些熟悉的身影。他趕緊把斗笠壓下來,遮去了自己的半張臉。

是將軍府的人。他都已經「死」這麼久了,將軍府的人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兒。

方才乍一眼過分慌張,他沒能瞧個真切。現下再次把目光投去,那長得很是熟悉的兩人卻不見了。

好在手上的銀錢已經結完,他快步領著小果離開人群,往偏僻的地方躲了躲。

小小的人兒滿臉不解:「宋叔叔,咱們不是要賣東西嗎。你不往人多的地方走,怎麼還往巷子裡拐?」<="<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