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寢宮瀰漫沉重壓抑的氣息,所有人心中都隱隱覺得,太后恐怕是大限將至了。
宏大莊嚴的殿堂之中,條條斑斕彩幡綢帶從樑上垂下。一千盞祈福的油燈,在長桌上煌煌躍動,整個殿堂瀰漫黯淡神秘的光暈。一口古樸的青銅香爐,氤氳濃重的檀香香霧。
身著明黃袈裟的高僧,坐成一排,滿臉肅穆,呢喃念誦著經文。
劉之衍用蓮葉清潔了身體,換身素淨錦袍,儀態雅正,端坐於最前方的蒲團上,領著諸位高僧誦經,企圖用冥冥中神秘的力量,為太后祈福。
有小太監貓著腰,悄悄進來,往劉之衍的身邊,放下一團紙。
劉之衍伸出兩指撿起展開,匆匆掃一眼寫著「熒惑守心」的內容,他把這張紙團投入火中,燒成灰燼。
那小太監出於好奇,趁著大殿憧憧昏暗點光線,偷偷打量太子殿下。他從太子的臉上,看不出有一絲一毫情緒外泄,那教養與克制的氣度,令人心折。一身色澤柔和的素淡錦袍,反而將他英氣俊美的輪廓,襯托出一副世家公子般溫雅氣質。外界傳言的暴戾兇殘,仿佛都是出於嫉妒的無稽之談。
幾乎在同一時間,吳內祥煞白一張臉跑進來。劉之衍轉過頭,透過被火光映得透亮的窗格,瞬間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劉之衍站起身,走出門,抬頭眺望熊熊燃燒的烽火台,那裡幾乎把半個長安城,燒得火紅一片。
震耳欲聾的示警擂鼓聲,從被風送到這裡,只餘一小段令人心悸的尾音。
劉之衍問:「她在哪?」
他問得簡單,吳內祥心領神會,不敢不答:「據說傍晚時分,應司直帶上東宮親兵,去了永安城門。」
劉之衍低聲道:「她竟然在那裡……」
他竟然也不意外,劉之衍三兩步跨下漢白玉石階。
圓洞門轉進兩名御前侍衛,他們不敢對太子拔刀,分別舉起劍鞘,擋住太子的去路:「殿下,聖上有令,請殿下在此處誠心誦經祈福,未得旨意,不能邁出佛堂!」
劉之衍朝興慶殿的方向看了一眼,沒有作聲。
吳內祥看出他的打算,焦急道:「殿下!既然聖上有旨意,您不能出去!還是在這裡呆著吧!否則、否則……」
否則這是抗旨!會有大罪的!
「京城有難,我不能畏縮不前!」劉之衍充耳不聞,徑直朝門外走。
吳內祥撲通跪下,然而他不敢再勸。
兩名御前侍衛舉起劍鞘,交叉在一起,可他們擋不住太子殿下一往直前的氣勢,被逼得節節後退。
已經退了兩步,御前侍衛心中著急,但他們又不敢動武,揮劍的手,跟著松下來。
劉之衍看也不看,跨出門檻,走了。
永安城門,厚重的城門緊緊閉合。
瞭望台上站滿了城防的衛兵,冷峻地向下,虎視眈眈。
城門前,黃沙鋪就的土地燒成焦黑,一排排深深釘於地面的箭矢,斷裂的的兵器與攻擊城門用的碎石,散落一地。被催毀的戰車四分五裂,倒在城門前。
空氣瀰漫血和硝煙的氣味。
夜色仍然靜謐,如深淵般深沉。
劉弘煦率領的大軍,約有萬人,被嚴陣以待和防禦完備的城防衛兵,死死阻擋在城門前。
談好內應不見蹤影,空無一人的城門變成了陷阱,精心準備的夜襲計劃,還未開始,便陷入僵局。
一個時辰過去,他們甚至沒有攻破城門,反而被弩箭與壘石逼得倒退幾里。
計劃全被打亂。進,似乎難攻;後退,得不到任何進展,也沒得到任何好處。最糟糕的是,他暴露了己方的目標。兩難之際,劉弘煦心中煩躁,他的駿馬亦是感覺到焦灼,不安地刨蹄。
「世子,時間拖得越長,對我方越不利。」有軍師憂心忡忡,「應援的禁衛軍怕是要到了。」
已經到了。
主副兩位將軍人高馬大,身披全副盔甲,步履厚重但走得極快,他們下了馬,轉瞬間來到城樓。
徐常明嗓音洪亮,一到地方,馬上喝問:「誰在主事!」
應子清一行人轉過身。
孔斌單膝,跪於徐常明面前:「回徐將軍的話,是東宮應司直!」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