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蔣羨這個推官在大名府雖然是末官,還是副手,但一點都不輕鬆。

頭一日上衙回來,錦娘見他累倦的很,還道:「是不是雇的馬車坐不慣啊?放心,過幾日咱們的馬車就做好了。」

馬買回來了,還得安車駕,馬車上也得布置,還要好幾日才行。她們來這裡人生地不熟的,辦起事情來也不方便。

蔣羨搖頭:「不是這個原因,是堆積的文書實在是太多了。這大名府因為連年遭受水旱之災,導致許多地方地皆斥鹵不可耕,如此饑民滿野,鋌而走險的盜賊多,案子也多。」

錦娘還從未見蔣羨累成這般,也是,本來一路舟車勞頓,她們還能坐在家中歇息,他就立馬處理這麼多事,也難怪會累的。

「你先洗把臉,我讓人上菜。」錦娘又讓方媽媽趕緊擺飯。

蔣羨喝了一碗湯,又隨意用了些飯,一頭扎進去睡覺。當然,他精力還是十分旺盛的,只是頭幾日不太適應,慢慢的竟然就越戰越勇。

這邊錦娘也籌措好了之後,請竇媛和其婆母妯娌一起過來吃酒。

錦娘迎了她們進來,眾人相互廝見。

原來這甄家家主在汴京做官,官至正四品給事中,甄夫人並未一起去汴京,而是在大名府隨族人居住,甄家長子早逝,留下一子,其妻遂決意守寡。竇媛嫁的便是甄二公子,另外還有一位三公子,在上個月剛剛娶妻。

錦娘請了她們先到正房說話,正房專門辟了一間小廳出來,正中擺著一張憑几,憑几正中擺著一張黑漆木的小几案,錦娘請甄夫人上座後,她方坐在几案的另一側。

憑几後方是兩扇牡丹花紋的窗戶,窗子底下放著一個大的藍釉的花瓶,瓶子裡插著粉白黃三種怒放的菊花。東側放著一扇紫檀屏風,西側則掛著一幅紫衣觀音繡像,主位下邊擺著四張雞翅木的圈椅,兩張椅子中間各方一張牙桌。

牙桌上都用銀碟裝的果品,丫頭們也奚數上茶,茶盞則是天青色的汝窯所制,還描了金邊。

「我在吳縣時最愛喝嚇煞人香,茶湯碧綠清澈,香氣撲鼻,又很是爽口。」和不認識的人還是先聊些安全話題。

竇媛呷了一口,緩緩點頭,又看向她這位表嫂,見她裡面穿著石榴紅底繡海棠花的抹胸,外面著月白珠服褙子,底下配同色百迭裙,頭上梳著同心髻,烏髮正中插金橋樑釵,兩邊各插兩根並蒂金釵,雅淡梳妝,看起來卻是靈動標緻極了。

別以為大戶人家就不勢利眼了,大戶人家可能更甚,但遮掩的極其好。

故而,在竇媛看來,錦娘這身妝辦,沒有弄的太過隆重,但又展現自己家境殷實,如此倒也很好。

遠嫁大名府,竇媛本來就沒個去處,日後表兄表嫂住過來,她也有人撐腰了。前幾日表嫂送的那蘇緞,府里人得了不知道多歡喜,畢竟大名府很時興蘇樣。

又聽場上正在說些吃食,竇媛也跟著說了幾句。

等宴席畢了之後,甄夫人推說身體不好先走了,大奶奶欒氏和三奶奶莊氏也都侍奉婆母離開,特地留竇媛說私房話。

錦娘自然又有私下給她的東西:「上回是隨大流去的,這是專門給你的。」

竇媛打開一看,原來是兩盒傅身香粉,還有三方銷金點翠的帕子,另外還有一匹孔雀羅、一匹八達暈提花錦,兩團松塔髻。她忙道:「怎麼好勞煩表嫂送我這些。」

上次若非是他們夫妻,恐怕哥哥早就私奔了,家裡早就敗落了。

「你就拿著吧。」錦娘道。

待竇媛收下,又說起甄家的情況:「我們家裡倒是也沒什麼,如今是我在管家。婆母待我也過的去,大嫂那人表嫂你也看的出來,她守寡在家,也並不敢摻和什麼。」

錦娘點頭:「三年前我們經過揚州的時候,我就知曉你是個明白人,如今咱們住對面,有什麼要幫忙的,只管派個人說一聲。」

「你們這一來,我心裡安定了不少。」竇媛笑道。

大戶人家的女子嫁進去之後,娘家近還好,逢年過節能夠見上一面,若是娘家遠,有的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得面。

錦娘很喜歡這個小姑娘,當然也希望她能過的好。

二人說了些近況,錦娘又問起大名府的情況,竇媛因為管家,倒是都打過交道:「府公姓王,那王夫人約莫和我婆母年紀差不多大,看起來很樸實,她家兒媳婦出身倒是顯赫,面面俱到,聽聞她家郎君在相州做官,她也沒跟著去,一直在侍奉婆母。至於紀通判家裡,紀通判有些寵妾滅妻,他家一共三個女兒,就小的是嫡出,年紀和咱們筠姐兒差不多。至於董判官家裡,那是個最爽利不過的婦人,會辦宴席,大家都愛去她家玩。」

錦娘記在心裡,又對竇媛感激不已,竇媛忙不迭說沒什麼,她到底不能久坐,遂讓人拿著禮物回到家中。

趁著記性最好的時候,錦娘先把這些人物記下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