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赴春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難怪衙門如此破舊,莫非布政司的人入糧馬道之時,縣令是在城外辦理差事的?」

掌柜冷哼一聲,重新低下頭撥弄著算盤:「哼,那可不。」

明月當空,夜風習習,三人如約來到宋縣令家中。

看著比旁邊的門還破舊的木門,甚是還漏風時,想過破舊但沒想過這般破舊!

三人頓時面面相覷:「莫不是走錯了?」

只聽內里熟悉和藹的聲音傳來:「沒錯沒錯,陋室難登大雅之堂,讓林大人見笑了。」

林燼野將手中兩壺上好的秋露白遞上道:「宋大人,叨擾府上吾等便略備薄禮。」

宋守節笑意露出淳樸又不好意思接過這兩壺好酒:「三位大人,裡面請。」

府內不大,抄手迴廊處許多雜草叢生,一小池水尚且還勉強看得過去。

幾人落座後,一桌子的餐食甚是樸素,林燼野望著四周空無一人問道:「怎麼沒有奴僕?」

「讓大人見笑,下官府上只有夫人操持著。如今養一個奴僕著實太過費銀子,況且我朝南部今年洪災不止,多少無故流民流離失所?」宋守節為林燼野斟酒,「下官便想為朝廷盡一份綿薄之力,為途徑我縣的流民建一個落腳地。」

阿垚恍然大悟問道:「可是入縣的那一條荒廢的市集?」

宋守節應道:「正是,那一條街從前都是些客棧,可逐漸荒廢了。下官便想著,重新操持起來,養一養流民也好。」

林燼野心中感嘆先生大義對宋守節舉杯道:「宋大人,林某敬你一片冰心在玉壺。」

幾人飲酒後,林燼野繼續道:「聽聞,去歲年關宋大人便不允商賈進入縣內,這是為何?若是商賈入縣歇腳,便能帶動客棧、集市營收。」

宋守節將竹箸擱置,擦了擦嘴略嘆息一番道:「林大人不知,此乃萬不得已之法。自臨安兩條糧馬道建成後,的確促進了縣中百姓生活。可,朝中賦稅水漲船高,百姓賺得越多實則落在手中的就越少…我身為荔平父母官,不願看到百姓們如此受苦,便將內子的嫁妝拿出來為百姓們要補交的賦稅補了窟窿。」

阿竹不忍道:「可宋大人不知如今荔平百姓口中對您是如何不敬麼?」

「無妨,總比他們入不敷出的好。」宋守節垂下蒼老的眼帘,獨自酌酒。

「前些年西夏、鮮卑屢屢來犯,賦稅增長本是應當。可這幾年不論是涼州衛還是北境,都是捷報不斷,為何前年賦稅也要漲?」林燼野攥著粗糲釉面的酒杯,「我記得,慶雲八年陛下親自命戶部將賦稅降低,臨安莫非沒有照做麼?」

第13章 第13章恰如月下松柏影影綽綽……

宋守節望著淒涼蕭瑟的院中:「臨安王體恤百姓,便是當初京都讓漲三成賦稅,可小王爺仍舊只讓普通百姓漲兩成。剩下的一成皆是從他私庫里出亦或者讓財閥氏族們多出,可我們荔平、泉谷兩縣本就因在邊界處又因糧馬道而分管了出去單獨受戶部與布政司協管…這才如此。」

林燼野嗤笑一聲:「原是這群人,戶部天天上摺子哭窮原是中飽私囊了去!宋大人放心,此事待我回京定然為兩縣百姓討個公道!」

阿竹環顧四周道:「宋夫人為何不一同與我們用膳?」

宋守節往偏堂喚道:「雨娘,出來吧。」

便見一女子依稀比宋守節小几歲,釵環樸素布衣乾淨款款而來,她並未張口只是對著幾人福身行禮。

宋守節攥著雨娘的手,讓她坐在自己身側:「雨娘自小便不能開口說話,林大人見諒。」

「宋大人,兩月前的糧馬案,在泉谷縣外失竊卻發覺早已偷天換日成了沙土。」林燼野抬眸時,燭火跳躍間眉眼間覆上一層寒霜,叫人不寒而慄。

「若是偷天換日,要麼糧自入糧馬道起便是沙土。要麼,便是在驛站那晚被人換了,總不能是牛鬼蛇神不翼而飛。」

雨娘的手忽而攥緊宋大人,她手微微顫動,這一舉動被林燼野盡收眼底。

宋守節輕拍她的手道:「林大人不是審我,只是在與我商討此案罷了,你若害怕便回去歇著吧。」

雨娘顫抖著起身對著幾人行禮便回去了,宋守節見她走遠方說道:「糧馬入道,需重重關卡查看,絕不會是在入糧馬道之時便被替換。」

阿垚追問:「往日監察糧馬的是誰?」

宋守節緩緩道來:「布政司參政王顯大人、布政司負責押運的參議以及下官及衙門小吏等皆在。所以不可能在我們眼皮底下被替換,只能是在道路之上。」

「這便奇怪了,押送隊伍兩百精兵悍將,每行百里皆換一隊保證糧馬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邊境。」阿竹擰眉。

林燼野問道:「聽說這次押送隊伍被山中匪徒斬殺數人?活著的只有不到十人?」

「是啊,那時在泉谷糧馬被劫下官接到張參議的求救消息,便速速往按察使司飛鴿傳信。沒想到,那群匪徒見來糧草出了每輛糧車上面一兩袋是糧外,其餘都是沙土便一怒之下圍剿了眾人。」宋守節回憶起那時光景不免嘆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