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現在還沒有冬筍售賣,不然就能做醃篤鮮了。
主食仍舊是兩種,二米飯和開花大饅頭。
早飯後杭景書就獨自在廚房忙活,肘子燉上就切菜,倒也不耽誤活。
主要還是嚴家的廚房夠大,三個鍋一起開也不顯擁擠。
要是有烤箱的話,杭景書還能在鼓搗些西式甜品。
現在杭景書和於麗紅關係越來越好,中午的米飯就是於麗紅幫著做的。
都在一塊幹活,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
當然那種不當人的同事除外。
不罵他們就算不錯了。
午飯端上桌,嚴家眾人齊齊驚呼。
都是家常且順口的菜,最後自然吃的盆干碗淨。
於麗紅最喜歡那道風味茄子,外面酥脆裡面軟嫩,這年頭吃的油水少,炸過的茄子吃起來自然是香。
於麗紅也是隱形吃貨,倆人在廚房邊吃邊聊:「小杭,你這調味真好,酸甜辣都正在點上。」
「嘿嘿,大家喜歡就行。」
雖然大家一塊吃飯很熱鬧,不過也有點不自在,杭景書和於麗紅還是更喜歡在廚房吃飯。
今天是周五,杭景書昨天考試完之後就覺得腦子泛空,索性下午就不再看書,跟著嚴爺爺去後院種冬菜。
十月份的天氣還能再種些菜,小菠菜、小蔥,這些菜在零下之前還能吃一茬。
這個時候種,開春發芽就早,等青黃不接的時候還能有菜吃。
嚴爺爺老當益壯,鋤頭揮起來翻地絲毫不見疲累,等把地翻一遍疏鬆後,就能撒種子了。
與此同時地里還留了半畦芥菜,趁著有空杭景書把它們都拔出來。
芥菜根用來醃紅鹹菜,上面的葉子晚上焯水後做芥菜鯽魚湯。
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鹹菜缸和大醬缸,想吃什麼就自已做。
這邊習慣用黃豆做醬,和東北那邊醬塊子的做法略有區別,味道和現在某牌子的黃豆醬味道差不多。
春天做的醬,能吃到第二年的春天。
這種醬,正好能用來醃紅鹹菜疙瘩用。
各地風俗不同,做法也不同,不過最後薺菜疙瘩的歸宿都是鹹菜。
杭景書收拾完芥菜才想到這個問題:「嚴爺爺,咱們家醬缸放在哪?」
沒想到杭景書會問這個問題,嚴爺爺難得發愣一下,仔細回憶後才說:「好像沒有。」
之前嚴爺爺都是東奔西跑風餐露宿,食堂有什麼就吃什麼,吃凍土豆的時候也不是沒有。
嚴奶奶是海城人,也不會做醃鹹菜。
搬到這才一年多,之前的冬天周嬸最喜歡做白菜燉一切,要不就是油汪汪的燉肉,去年冬天老兩口瘦了好幾斤。
杭景書則是從小就跟著王四蘭醃鹹菜做大醬。
開春做醬,入冬醃菜幾乎是刻在骨子裡的記憶。
沒有?
杭景書手裡還捏著芥菜疙瘩,這下和嚴爺爺同時陷入了迷茫。
每年菜不少種,除去吃掉的,還會送人一些,最後吃不完的也就扔掉了,沒想過還能自已家醃鹹菜。
即使知道能醃,老兩口不會,周嬸自然也不願意多麻煩。
杭景書以為有別的做法:「那沒有鹹菜缸,芥菜疙瘩咱們打算怎麼吃?」
嚴爺爺:……
我說我就是種著新鮮你信嗎?
最後買缸這個任務交給了嚴承安和顧正國。
畢竟好幾個大缸杭景書自已也搬不動拉不回來。
第二天,嚴承安和顧正國開著車去了附近的農貿市場。
順利買到了杭景書描述中那種比腰矮一點(以杭景書的身高算),缸口寬度和臉盆差不多的缸回來。
把芥菜疙瘩去頭尾去皮,洗乾淨後個頭太大的,還需要對半切開。
因為家裡沒有醬,杭景書還特意去農貿市場買了點回來。
先用鹽醃製,再晾曬,去除去外表多餘水分後,才能放大醬和香料再繼續醃製。
在醃製過程中,偶爾還得拿出來曬曬太陽再繼續醃製,這樣的芥菜疙瘩才能又紅又入味。
每天下午,杭景書都回去大院門口轉一圈,等著王四蘭來找她。
今天出門正好碰到了在門衛處焦急等待的王四蘭,她見到人就衝過來拉住閨女的手:「妮,我這次去劉姑娘那送貨,發現了好幾處地攤都在賣那掛飾,咱們咋辦?!」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