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桓衍聽得此言也不生氣, 一笑而過,轉頭示意曹忠將遺詔取出來。
遺詔是周世釗和章淳隨著曹忠一同去養心殿取的,周世釗說完後,曹忠適時的將遺詔當著眾臣的面將密封的匣子取出來,親自舉著給百官傳閱。
百官仔細驗過,遺詔貨真價實。
之後曹忠道:「遺詔一式三份,有兩份分別在奴婢手中和戶部左侍郎孟大人手中,昨夜至今都未見孟大人,也不知他是否無恙」
眾臣見周世釗都這麼說了,曹忠又拿出遺詔,已經相信大半,想到孟行毓下落不明,八成已經遭了安王的毒手。
又有人問:「不知安王殿下何在,可否請他上殿對峙,或許也可問出孟侍郎的下落。」
周世釗道:「昨夜安王意欲殺害容王,被容王身邊的護衛刺傷。」
群臣一時面容慘澹,皇上一共就兩個兒子,如今兩王相爭鬧得個兩敗俱傷的下場,英王如今身首異處,即使立了遺詔傳位於英王又有什麼用。
此時有人忍不住開始偷偷瞄站在大殿中央的蕭桓衍,要說這中間沒有他的手筆,打死都沒人相信,可偏偏看上去與他毫不相干。
今日上朝時,百官都發現宮城內外站的都不是京營的守衛,而是身穿黒甲的軍士,就連太和殿門口都有一批執甲的精銳,整個皇城已經在容王手中,人如今要的也只是一個名正言順而已。
與其在這種時候與之作對,還不如……
「容王殿下,今上龍馭賓天,英王身死,安王謀逆,罪愆累累不可勝數。國不可一日無君,容王殿下及時奔赴京師,以勤王師,平息此禍,且為先帝之嫡嗣,理應順應天命,即皇帝位,以承大統。」
朝中百官臉色各異,有人暗恨被搶了先。
也有人忍不住反駁:「英王雖逝,英王長子仍在,按照皇上的遺詔,既然英王已是,理應由英王之子襲承大統。」
「真是笑話,英王長子如今不過五歲小兒,如何能擔此大任?」
「如何不能?若是天子年幼,可由內閣輔佐,待天子成年再親政不遲。」
「嚴閣老,莫非這就是你的目的,想趁著主少國疑,總攬朝政?」
「哼!李大人莫要血口噴人!本官也不過是遵從皇上遺詔罷了!」
「皇上的遺詔是傳位給英王,而非英王之子!」
在眾人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一旁的曹忠語氣含悲:「眾位大人有所不知,英王之子在昨夜宮變之中也被殺了,動手的正是五軍營統領吳晟。」
「什麼?!」
竟然這麼巧,連英王長子也死了!
爭執的雙方被這一消息驚得啞口無言。
還不及眾臣反應,蕭桓衍在眾目睽睽之下,一步步朝著殿上的龍椅走去:「皇叔崩逝,英王慘死,本王亦十分傷心,然而如今我朝內憂外患,內有明州暴亂不息,外有韃靼虎視眈眈,如此非常之時,本王願承天命,主掌朝政,守護大寧江山,眾卿以為如何?」
眾卿還能如何呢?慶和帝死了,兩個王爺一死一罪,連英王的兒子也死了,若是以血緣論,這個皇位,的確只有蕭桓衍來坐最合適。
此時所有人似乎都忘記了容王早已被慶和帝削去爵位,貶為庶民,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誰都沒有先出聲。
還是孔思弗率先跪地而拜:「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章淳為首的一幫臣子緊跟其後:「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剩下的人里有的猶猶豫豫跪了下去,也有人依舊僵立站著不動。
蕭桓衍緩緩坐在龍椅上,掃了一眼站著的人,並不理會,而是道:「眾卿平身……當務之急,是皇叔的喪儀和安王謀逆之事,分別交由禮部和刑部去辦。」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