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尚書和刑部尚書對視一眼,最終出列:「臣遵旨。」
這表明他們已經認蕭桓衍為帝。
「另,任命衛成為五軍營統領,增兵五萬前往漠北,張越為神機營統領,同樣率兵五萬南下明州平亂。」
衛成和張越同時出列,跪地抱拳:「是!」
「想必各位大人今日都累了,今日就議到這裡,退朝。」
說完這句話蕭桓衍率先起身離開了太和殿。
文武百官不約而同悄悄吁了口氣,待蕭桓衍離開後,才軟著腿走出太和殿,兩旁有軍士正在清理昨夜宮變殘留的屍體,一具具冰冷的屍身被一點點拖到宮殿之後,轉眼就看不見,只留下道道黑紅的血跡。
「嘩啦——」
內侍一桶水潑上去,血痕便化作血水流淌而下。
這水就像潑在眾人頭上一樣,所有見到這一幕的臣子都不約而同地一激靈,朝宮外走地更快了。
乾清宮。
蕭桓衍看著歪倒在床上面容青紫,五官猙獰的慶和帝。
從昨夜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五個時辰,先是逼宮,後是朝議。,慶和帝的屍身就這樣一直被放在乾清宮無人顧及,如今已經冰冷僵硬的不成樣子。
「你也有今日。」蕭桓衍看著慶和帝喃喃道,「殮了吧。」
立即有內侍進來收拾慶和帝的遺體。
蕭桓衍問劉如意:「她呢?」
劉如意躬身立在蕭桓衍身後:「夫人昨夜趁亂出逃,已經在西城門被攔了下來,此時仍在西苑。」
「等宮裡的事安頓好後,接她進宮。」
「是。」
慶和十五年十二月。
安王於皇極門驟起宮變,潛伏弓弩手,射殺其兄英王,斬首持之,及至乾清宮,向其父慶和帝耀武揚威,繼而以枕掩殺之,以圖自立為君。幸容王率師旋京,昭揭其惡,未遂其謀。因帝位虛懸,容王受百官推舉,順應天命,繼承帝位,定年號為敏元,後世稱之為敏元帝。時敏元初繼,內憂外患交迫,未即行登極之禮,俟至次年孟春三月,方啟盛典。
後聞坊間傳聞,昔敏元帝遭讒構,身陷囹圄之際,有一女矢志不渝伴其左右,情深意重,可見一斑。敏元帝遲遲不願舉行大典,是為了在登基之日,並冊所愛之女為後,共受百官朝賀,以彰其情之堅貞。
皇極門宮變雖起得突然,卻一夜之間就被容王帶兵鎮壓,並未過多波及京師的百姓,等蕭桓衍稱帝的詔書昭告天下後,百姓們漸漸安定下來,很快就忘記了那一夜的混亂,轉而開始期待新皇的登基大典,以及那個傳聞中被新皇盛寵的女子。
蘇蘊雪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又回到了皇宮。
各宮殿宇規制大體相同,她雖不知她在的是哪一宮,但她可以確定,她的確是回到了皇宮。
這座宮殿並不如曾經的鸞鏡宮華麗,然很多陳設布置都是新置的,顯然是臨時匆忙布置出來的。
她和崔嬤嬤逃出西苑,混在逃難的人群中朝著離她們最近的西城門走去,但是京城生變,四周城門緊閉,很多百姓都被擋在門內,進出不得。
正當她們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蘇蘊雪忽然被人從身後打暈,閉眼前只看見崔嬤嬤驚恐萬狀的臉。
她不知現在是什麼時辰,離宮變過去了多久,但看宮中已經恢復了井然有序的模樣,想來那晚的混亂已經結束,不知最終是誰成為了這座皇城的新主人。
蘇蘊雪心中慌亂又茫然。
「崔嬤嬤?」
蘇蘊雪試探著叫了一聲。
有宮女推門進來,態度極為恭謹:「娘娘有何吩咐?」
蘇蘊雪眼神防備又銳利地盯著那個宮女,然而只是一個年輕的宮女而已,她無法從她臉上看出什麼來。
蘇蘊雪問:「今天是哪一天?」
「今日是初九。」
初九,宮變那天是初六,她竟然已經昏睡了三天,身上卻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
「跟在我身邊的那位嬤嬤呢?」
宮女竟是知無不言:「崔嬤嬤就在鸞鏡宮,她一切安好。」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