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祥如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有一處山路陡峭不好爬,她叫吉祥,吉祥已經爬都不見人影,只見前頭有一根小樹,如意就緊緊抓著小樹往上爬。

「哎呀,輕點,再扯就斷了。」那小樹居然會說話,而且發出的還是吉祥的聲音。

這下把如意給驚醒了,這裡是她和吉祥的洞房花燭夜,不是香山,她緊緊抓住的並不是路邊的小樹。

不過,跟爬山其實差不多。如意杵著棍子繼續爬山,前方花木深,初次爬山,要找到曲徑通幽處是不容易的。

好容易到了曲徑通幽小洞天,卻變了天,下起來綿綿細雨,狹長曲折的山路變得泥濘起來了,踩在上面啾啾作響。

如意杵著登山棍,勇敢向上,攀登一座又一座的山峰,就像唐伯虎寫的詩那樣,「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

如意站在頂峰之上,手裡的登山棍變成一條小蛇遊走了,她躺在山頂上,看到了天光雲影弄春暉的美景。

爬山是很累的,但這也是她從未經歷過的愉悅,方知人生在世,還有這樣的快樂。

一山還有一山高,只要登山棍好使,她就能征服一座又一座的山峰,勇攀高峰。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下一代銅錘和慶姐,翻舊案一起算總帳

時光荏苒,眨眼就是三年後,嘉靖三年。

已經登基三年的嘉靖帝已經牢牢坐穩了皇位。

起初,他倉促登基,帝位未穩,迫於壓力,不得已尊孝宗皇帝為「皇考」,張太后為「聖母」,成為宗法上的父母。

為了鞏固帝位,還給張太后的娘家兩個兄弟都升了官,東府壽寧侯成為昌國公,西府建昌侯依然侯爵,但是加了「太傅」的頭銜。

張家一時榮寵之極!

但是,嘉靖帝只是緩兵之計,從未正式行過過繼之禮,他把親生母親蔣太后稱呼為「本生聖母皇太后」,依然只承認親生父母是他父母。

三年之後,嘉靖三年年,七月十二日,皇權在握的嘉靖帝變了臉,又改了口,把孝宗皇帝叫做「皇伯考」,把張太后叫做「皇伯母」!

一聽這個消息,張家兄弟昌國公和建昌侯都傻了眼,他們還等著當皇帝的舅舅呢,怎麼皇上都不承認姐姐張太后是他宗法上的母親了?

這……這還能反悔?

朝廷譁然!支持的和反對的吵成一鍋粥,史稱「大禮議」事件。

兩百多個反對的大臣們盯著灼灼烈日,跪在左順門,請求嘉靖帝收回旨意。

暴怒的嘉靖帝命令錦衣衛將所有反對的大臣下了詔獄!

就在錦衣衛詔獄人滿為患的時候,錦衣衛鎮撫使吉祥卻不在這裡。

吉祥在井兒胡同的家裡,如意臨盆,即將生下他們的孩子。

如意已經疼了兩天,胭脂是過來人,有經驗,她在照顧臨產的如意,胭脂已經和趙鐵柱生下一子,都三歲了,叫做趙銅錘。

叫銅錘,是因胭脂臨產之前,正在和如意玩牙牌、推牌九,胭脂牌技一直很好,平日溫柔和氣的她也只有在打牌的時候露出「殺氣」,一旦上了牌桌,就大殺四方,當時她連贏了五局,很是興奮,她抽到了一張銅錘,贏了第六局,然後,就破了羊水,要發動了。

之後給孩子取名字,如意玩笑道:「你抽了張銅錘,就生了他,他爹叫做鐵柱,不如叫他銅錘吧。」

但是胭脂覺得這個名字很好,「銅錘好啊,結實抗摔打,很適合小男孩,就叫他銅錘吧。」

趙鐵柱也很喜歡,說道:「金銀銅鐵,銅比鐵值錢,銅錘將來肯定比我出息。」

於是就叫這孩子趙銅錘。

趁著如意的陣痛暫時停止,胭脂連忙把一碗雞湯餛飩餵給她,「快吃,吃了才有力氣,等又害疼起來,你就什麼都吃不下了。」

如意趕緊吃,幾乎是把餛飩一顆一顆的往下吞,「登山」確實很有趣,令人愉悅,可是代價是要生孩子。

如意快速吞下一碗餛飩,說道:「我覺得身上又有勁了,要接生婆過來,我再努把力。你守在門口,千萬不要讓我娘和鵝姨進來,她們看到我這個樣子會心疼的,我已經很疼了,不想讓她們也疼。」

另一間屋子,如意娘和鵝姐守著燒水的爐子,如意不讓她們進去,她們能為如意做的是把水燒開,再放到溫熱,然後胭脂提進去給如意擦身子,不讓如意沾一點生水。

聽到產房裡再次傳來如意中氣十足的呼喊聲,院子裡的吉祥緊張的站起來,下意識要裡頭沖,鵝姐夫抱住了兒子,「你聽話,如意讓你進去你就進去,別瞎添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