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祥如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張宗翔赤條條來到這個世界,也赤條條的離開這個世界。

兩人下了一人半高的深坑,用力翻動死去的白鹿,把屍體夾在了白鹿的下面,上去之後,拿著鐵鍬又蓋了一層土,掩蓋住痕跡,又拿起燈籠照了照,確認沒有紕漏。

兩人用貂鼠皮袍子把剩下的衣服鞋襪頭巾網巾等包裹起來,裝進小車裡,推到岸邊,把小車放進棚里,上了船。

雖然在黑夜裡,如意依然能夠辨清楚方向——蟬媽媽每晚都會點亮承恩閣的燈籠,照亮如意回家的路。

五層樓閣,五盞燈籠,在山上就像五顆明亮的星星,即使在月黑風高的夜裡,如意依然能夠看清承恩閣的方向。

如意在划船的時候,蟬媽媽把錢袋的銀錢都扔進湖水裡了,到了承恩閣碼頭,上了岸,回到後罩房院子裡,兩人把一身泥土的衣服鞋子換下來,穿上乾淨的衣服。

升了一盆火,把所有的衣服鞋襪頭巾網巾還有錢袋等等全部燒了。

金七事用火融成一坨,玉佩用石頭砸碎。

由於太過興奮緊張,等兩人忙完這些,不知不覺,天蒙蒙亮了。

如意用滾水沖了兩碗如意娘抄的油茶,和蟬媽媽一起喝下,胃裡暖暖的。

如意想起了母親,一顆硬下來的心變軟了,委屈、憤怒、驚懼等等情緒爭先湧上來,如意流淚了,淚水落在碗裡頭。

此刻,如意好想撲進母親的懷裡,痛痛快快的放肆哭一場啊!

但是她不能,她還有事情沒有做完。

如意洗了臉,說道:「我怕台階和路上有血跡,現在天亮了,我再去看看。灑掃的吃了早飯才開始掃地,現在檢查還來得及。」

蟬媽媽提上一個水桶,「我跟你一起。」

山上沒有水源,但是承恩閣這個五層木樓為了防火,樓閣有幾個大水缸,裡頭注滿了清水,由灑掃上的定期推著水車補充,十年前,前錢帚兒在承恩閣偷畫放火的時候,就是如意用燒火鉗砸破了水缸滅火,沒想到十年後,水缸又起了作用。

蟬媽媽從水缸里舀了一桶水,跟著如意沿著石階檢查,還真的發現了幾處血跡,都用清水沖乾淨了。

如意還找到了半片指甲,一個碎裂的玉扳指,一條汗巾子——這東西不知道是別人丟的,還是張宗翔在飛翔的時候掉的,反正都要燒掉,以絕後患。

在十里畫廊那個地方還找到了兩塊貂鼠皮脫落的毛髮——肯定是在拖行的時候掛掉的。

從八十一個台階到碼頭,兩人反反覆覆檢查了三遍,直到灑掃的要來了,這才回承恩閣。

上午的時候,如意帶著八個小廝回到湖心島,繼續當監工,親眼看著小廝們一鍬鍬把土回填大深坑。

坑太大了,等所有挖出來的土回填進去,已經快中午,艷陽高照,春風拂面,正是播種的季節,如意在土上撒了一把草種子。

一場春雨過後,種子發芽,長出了青青小草。

二月十五,東府大少爺親自撰寫的碑文,刻的石碑也好了,這是老祖宗交代的事情,如意當然要過來當監工,看著小廝們把石碑立在林中。

大少爺張宗說和大少奶奶夏氏也在,夏氏感嘆道:「這湖心島少了一對白鹿,都是松林草地,全是綠色,看起來單調了許多,要不要養幾對梅花鹿?」

如意心頭一驚,說道:「依我看,先不要養梅花鹿,一來,老祖宗身體虛弱,連松鶴堂都出不來,根本不可能來這裡欣賞梅花鹿。」

「二來如今府里節省開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裡的草不夠鹿吃的,要配給飼料,若是生病,這牲口吃的藥有時候比人吃的還貴,還要給養鹿人月錢、管一天三餐飯、一年四季八套新衣裳、房子破了要修,這一年開支也不小,可費錢了。」

一聽到錢,當家主母夏氏連忙擺手說道:「行了行了,就當我沒說,如今府里不靠舉債度日就不錯了,就像你說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大少爺張宗說愁眉不展,說道:「咱們府里何止少了一對白鹿,就連三弟也不見了,自打他給老祖宗送了一根人參之後,人就不見了,債主都找到咱們府上來了。」

夏氏一聽張宗翔這個小叔子就心煩,「他能去哪兒?定是去外頭躲債去了唄,等咱們替他把債還清了,他自然會回來的。以前又不是沒這麼幹過,三弟妹已經對他死心了。」

正因張宗翔是「慣犯」,又是個不受重視的庶子,所以他的消失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風波,就像狼來了似的,大家已經習慣了他的消失,覺得有人替他還了債,自然會回來。外甥像舅嘛,他舅舅白杏就是這麼消失的,再也沒有回來,據說是被追債的捉住,賣到山西煤窯里挖煤抵債,死在那了。

張宗說說道:「這一回我可不再替他還債了,我看他能躲到什麼時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