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祥如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兩人就在紫雲軒噼里啪啦打算盤,等到明月掛在樹梢頭的時候,一個婆子匆忙來報信,「松鶴堂那邊吃過家宴了,王嬤嬤要如意姑娘趕緊過去。」

如意連忙跟著那婆子走,秋葵還在繼續撥弄算珠兒。

松鶴堂里,東西兩府大小主子全都來了,齊聚一堂,歡迎王家兄妹,烏壓壓的一屋子人。只有重孫輩的張瑤因鬧覺,被奶娘魏紫抱下去哄睡了。

飯後,張家人都在喝茶聊天,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尤其是東府,絲毫瞧不出一個月之前缺錢借錢的窘迫,尤其是崔夫人和周夫人這對妯娌,親親熱熱的,好像慶雲侯府送假貨的事情從未發生過。

伺候的丫鬟婆子們站在角落裡,低眉順眼,一絲聲都不出,但只要主人門一抬手或者給個眼神,立刻就上去等候吩咐。

如意靜靜的站在王嬤嬤身邊,用眼角餘光打量著坐在老祖宗身邊的一對少男少女。

他們一左一右簇擁著老祖宗,側身坐在一張花梨木羅漢塌上,如意只能看見他們的側臉,親兄妹嘛,側臉輪廓有些相似,少年如芝蘭玉樹,少女如長壽湖河堤上的楊柳。

書香門第出來的少爺小姐,果然不一樣。

老祖宗問外甥王延喆,「天不早了,你們兄妹路途勞累,辛苦了,早點歇著——你想住在何處?東西兩府空房子多的是,隨你的心意吧。」

王延喆笑道:「我還是以前一樣,住在二表哥家裡,和外甥宗院住一起就行了,不必另外安排院落。」

王家兄妹和兩府侯爺是平輩,王延喆話里的二表哥家就是西府建昌侯府了。張宗院是西府的二少爺,崔夫人所生,因崔夫人是嘉善大公主的女兒,崔夫人有時會和嘉善大長公主一起,帶著兒子張宗院進宮探望太妃娘娘,王延喆也是宮裡的常客,外甥和表叔兩人年齡相仿,又時常在宮裡見面玩耍,所以兩人比較熟。

母親張姑娘還在世時,帶著一雙兒女回娘家,有時候留在娘家過夜,王延喆通常住在外甥張宗院的外書房裡。

西府侯爺侯夫人都笑道:「既如此,請表弟跟我們一道回去吧。」這可是王閣老的長子啊,得好好招待。

西府的人先走了,老祖宗對東府的人說道:「你們也都回去歇著吧,外甥女跟我住在頤園。」

東府的人也散了,就剩下張家三位小姐。

大小姐張德華帶著張言華、張容華兩個妹妹向王延林告辭,「表姑旅途辛苦了,早點歇著,我和妹妹們明天和表姑一起吃早飯。」

其實王延林比張德華還小半歲呢,就是輩分大,她點點頭,「你們歇著吧,明兒見。」

又走了一波主子,這下只剩下老祖宗和王延林。

老祖宗親熱的拍了拍王延林的手,「一年不見,你越髮長的像你母親了,想當年,我剛剛嫁到張家時,你母親還沒有桌腿高呢,親親熱熱的摟著我叫嫂子,轉眼……白髮人送黑髮人。」

想到小姑張姑娘病逝,老祖宗不禁落了淚。身為人女,提到了亡母,王延林自然也跟著落淚。

眼瞅著氣氛越來越傷感,芙蓉忙湊上去打岔,說道:「老祖宗,都這個時辰了,王姑娘在官船上飄了一個月才到通州,又坐了一天的馬車,此刻必定乏累,您不心疼,我心疼呀,我可顧不上勸您莫要傷心難過,我只想帶著王姑娘趕緊去承恩閣休息呢。」

芙蓉還是少女時就跟著老祖宗進宮了,當然也是看著王家兄妹長大的,談笑間透著慈愛,不像僕人,就像長輩似的。

一聽這話,老祖宗不哭了,擦乾了淚水笑道:「瞧我,真是老糊塗了,這會子跟你說這些做什麼,幸虧芙蓉提醒我。芙蓉啊,你快帶著她去承恩閣歇息去,有什麼話咱們明天再敘。」

王延林起身辭別的老祖宗,跟著芙蓉走了,王嬤嬤給如意使了個眼色:還不快跟上!

如意心領神會,不近不遠的跟在她們的後面。

眾人走出松鶴堂,外頭停著一頂軟轎,四個健壯的轎娘早就等候著,芙蓉請王延林上轎,王延林拒絕了,說道:「我想走路過去——在船上顛簸一個月,又在馬車裡顛了一天,非常想念腳踏實地的感覺,慢慢走一走,方不辜負這月色。」

今天是二月十四,皓月當空,如意手裡提著的燈籠其實是個擺設,還沒月光亮堂呢。

「就如此,就撤了轎子。」芙蓉說道:「主隨客便,請這邊走。」

王延林摟著芙蓉的胳膊,撒嬌似的說道:「怎麼一年不見,變生疏了,私底下不用跟我客氣。」

兩人親親熱熱的挽著胳膊走路,如意因要在前頭提燈籠帶路,始終保持和她們三步的距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