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祥如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如意和胭脂一步三回頭的上了車,吉祥揮動馬鞭,長輩們依然是目送著馬車使出了四泉巷,才回去干各自的事情。

一年又一年,新的一年又開始忙碌了。

同樣的,正月十五這天,元宵節,武安侯府按照慣例先去侯府祠堂祭祖。

百年侯府,傳承了好幾輩的人,祠堂里的牌位、大影(註:全身像)等等,擺的掛的,滿滿當當。

年邁的武安侯帶著龐大的鄭家族人跪拜祖宗,祠堂站滿了,好多人站在祠堂外頭跪拜呢。

繁瑣的儀式才剛剛開始,管家慌忙跑來說道:「宮裡的張永張公公來了,還帶著聖旨。」

大雪的天,武安侯驚出一聲冷汗來!忙道:「快!開正門!鋪紅毯!設香案!接聖旨!」

畢竟是百年侯府,底蘊尚在,雖然心中惶恐,不知是吉是凶,但是依然布置的井井有條。

張永張公公是個強壯的宦官,河北保定人——這個地方專出太監,男子閹割之後,身體會比尋常男人更加健壯,張永武功了得,威武雄壯,懂得軍事,擅長練兵,排兵布陣,執掌御馬監,還是京城各個精銳軍隊,例如神機營、十二團營等等軍隊的監軍,是專門管著軍事的皇帝心腹宦官。

這正是武安侯惶恐不安之處——以張永的地位,多在京城內外各處監督軍隊,負責京城防衛,他很少去擔當傳聖旨的任務,今天突然帶著聖旨到武安侯府,這是要做什麼?

張永宣讀的聖旨內容很簡單,就是皇帝賜給了侯府一些祭品,用來祭祀之用。

武安侯帶著族人跪拜接旨,將祭品供奉到祠堂里了。

武安侯平日不與宦官們結交,不過聖旨駕到,按照禮儀,武安侯請張永去正堂喝茶。

張永屏退了一眾充當陪客的侯府族人,就連武安侯世子鄭綱也不例外,只留下武安侯說話。

也就一盞茶的時間,張永就匆匆告別了,武安侯將張永一直送到大門口。

鄭綱不解,問武安侯,「父親,張公公跟您說了些什麼?」

歷經滄桑巨變,武安侯早就養成了謹小慎微的習慣,當著眾族人的面,武安侯說道:「哦,就是說了說咱們歷代武安侯都為大明立過赫赫功勞,皇上特賜給了祭品,告慰鄭家的列祖列宗。」

然後,武安侯帶著鄭綱去了書房,遞給他一張印著豹子的名帖,「把名字填上,明天正月十六,你就去天師庵草場參加豹子營的選拔吧。」

鄭綱都聽懵了,「父親,您不是說要獨善其身,不要與宦官相交嗎?」

武安侯說道:「豹子營是皇帝的親軍,不是張公公的,你去豹子營,不算是與宦官結交。再說皇帝秘密下了口諭要你去,你能不去?這事你別告訴別人,就說是你想去豹子營試一試。」

鄭綱更糊塗了,「父親,皇上是怎麼知道我的?」

武安侯也迷惑啊,說道:「我也不知道,等你到了豹子營,有機會面了聖,估摸就明白了。記住,任何時候,以效忠皇上為先,其他的都是權宜之計,你要小心謹慎,咱們這樣的人家,不圖什麼建功立業,只要不欺君忤逆,就能長長久久,與大明同存。」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說如意一行人到了頤園,吉祥繼續看大門、如意回到承恩閣、胭脂去了梅園。

如意把娘親手做的栗子餅等吃食送給一直值守在承恩閣的蟬媽媽,然後拿著栗子餅和她假期臨摹的字,去了紫雲軒。

這栗子餅是王嬤嬤親自造訪四泉巷那天說要吃的,如意娘一直沒有忘記,如意把餅拿出來,說道:「吃的時候最好在爐子上烤一烤,更加香甜。」

「知道了,交給秋葵收著,等我想吃的時候,要她拿去烤。」王嬤嬤頭也不抬的翻看著如意這些日子寫的字,拿著一隻硃筆,圈出寫的好的,「進步很大了,不過,還要勤加練習。」<="<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