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祥如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個三進大宅子和昨天四處張燈結彩的完全不同,來壽家連夜請了專門做白事的隊伍,一夜之間,就用毛竹、杉條、蘆席、麻繩等等,搭建了七個寬敞的大孝棚,因而昨晚一場大雪沒有影響到喪事,院子並無泥濘潮濕之處,乾乾淨淨的。

來壽家的下人們都穿戴白色重孝,神色肅穆,分散在各處伺候。雖是曾經家奴的宅邸,但十分整肅,進退有度,居然有些官宦人家的氣派。

眾人進來的時候,後面跟著各種店鋪里送來的五十多抬紙紮三牲祭品吃看桌面等等奠禮,都在來壽家的下人們指引之下,分別擺放陳列在孝棚的各處,井然有序。

原本空蕩蕩的七個孝棚一下子填了一大半奠禮進去,著實給來壽家的長臉——單是那個紙紮大房子就占了一片地。

送了擺放的奠禮,眾人還按照戶頭,各自隨了二兩銀子的禮錢,主人家給客人們的答禮是每戶一匹上好的白絹。

眾人跟著王嬤嬤去了靈堂,裡頭沒有棺材,只有一個木匣子裝的骨灰——邊關那麼遠的地方,運送遺體不現實,能燒成灰帶回來就很不錯了。

來壽家的兒子媳婦和大孫子都穿著重孝,在靈前答禮。

王嬤嬤等一行人進來靈堂,門口小廝大聲說道:」有客到!

靈前有十來個專業嚎喪的婦人們跪在蒲團上,一聽有客到,趕緊開始嚎哭起來,十來個人的哭聲震得吉祥如意耳朵都是麻的,哭聲幾乎要蓋過外頭的嗩吶聲了。

除了哭喪的,靈堂還有一群人扮作判官和小鬼,跳著鬼判隊舞,也是一副群魔亂舞的景象,只是沒有踩高蹺。

有一群小廝們捧著已經點好的三炷香,高高的捧起來,遞給王嬤嬤等來弔唁的貴客。

吉祥和如意也都接過了香,跟著王嬤嬤等長輩們一起上香,拜了拜。

拜畢,小廝們又收了每個人手裡的香,一起插進香爐。

門口小廝又大聲說道:「家屬答禮!」

來壽兒子兒媳齊齊拜了拜客人們還禮,還說道:「多有勞動各位貴客,還送了這些個奠禮,叫我們如何擔待的起呢。」

王嬤嬤作為代表,走到來壽兒子兒媳前,聲淚俱下的說道:「是我們吊遲了!令尊幾時沒的?」

其實一點都沒遲,反而是來的最早的第一撥客人,來壽家的一報喪,大家就立刻就換了素服來了,只不過要客氣一下。

來壽兒子哭道:「是去年臘月初一沒的——死在韃子箭下。」

一旁王善也落了幾滴淚,「令尊是為保家衛國而死,我等欽佩至極。」

眾人也紛紛哭泣落淚,吉祥如意也跟著乾嚎了幾聲,只是他們畢竟年紀小了些,在人情方面的修行還不夠,沒能嚎出淚水。

來壽兒子說道:「請各位去後面先歇一歇,吃些茶果,待會就開流水席了。」流水席是隨到隨吃,沒有固定的早中晚飯點。

王嬤嬤問道:「你娘在何處?我跟她說說話。」

來壽兒媳說道:「我娘悲傷過度,在暖閣稍息片刻,請跟我來。」

男客們都去了後面的席棚里喝茶聊天,女客們在王嬤嬤的帶領下,都去了暖閣看望來壽家的。

靈堂和席棚都冷,來壽家的向來怕冷,橫豎有兒子兒媳大孫子答禮來弔唁的客人,她一大清早去頤園老祖宗那裡報喪之後,就一直在暖閣沒出去,等著畫師修改來壽的大影。

門外,丫鬟春花來報,「老太太,東府的王嬤嬤、來祿家的、夏收家的,西府的鵝姐、曹嬸子、如意姑娘來看您了!」

來壽家的正歪在炕上打盹呢,聽聞王嬤嬤一行人來了,立刻坐起身來,雙手拍打著大腿,聲淚俱下哭道:「來壽啊,你走的這麼早,叫我以後怎麼活喲!」

第九十二章 吃大席豪擲放賞錢,俏紅霞妙語說新聞

書接上回,來壽家的要畫師按照繡像上的趙子龍來修改亡夫來壽的大影,王嬤嬤等人來暖閣看望來壽家的,見她眼睛哭紅了、聲音也嚎的嘶啞了,但氣色精神都還好,剛坐下來說了些「節哀」的開場白,來沒來及細勸呢,丫鬟春花進來說開席了,請各位賓客去坐席。

來壽家的扮演悲傷寡婦著實有些累了,實在不想在和王嬤嬤等老狐狸精應酬——很容易露出馬腳啊!便連連催著王嬤嬤等去吃席,「大冷天的,吃點酒暖和暖和,你們不用掛念我,我那大孫子讀書上進,乖巧懂事,從今往後,他就是我的指望了。這人有了指望,日子就不愁過,我會慢慢好起來的。感謝各位來看望我,去吃席吧。」<="<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