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祥如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王嬤嬤說道:「讓如意娘費心了。」

屋裡就只有王嬤嬤和鵝姐了,正戲開場。

眾人一走,王嬤嬤收了笑容,輕咳一聲,說道:「久聞鵝姐是個爽利人,我就不拐彎抹角了。今天來西泉巷,其實就是為了找鵝姐你的,為的就是我們東府寶慶店的事情……」

王嬤嬤眼睛不好,但口齒依然伶俐,三言兩語就把昨天東府侯爺要換掉寶慶店掌柜白杏的事情說了。

「……我們東府長房裡有個管事,叫夏收,是大少奶奶的陪房,也是魏紫的丈夫,當然,如今都是咱們張家人了。你經常出入頤園,也是如意的長輩,應該也明白我也是長房的人。」

「夏收想爭一爭寶慶店掌柜的位置。長房的人,自然都支持長房的人,我是站在夏收這邊的。想著塌房的生意,只有做塌房的人才懂。夏收要爭,也得有些本錢不是?」

「思來想去,咱們張家,還有誰比曹鼎夫妻更懂得塌房生意呢?我,還有夏收和魏紫都想請曹鼎夫妻一起吃個飯,大家坐下來聊一聊,向曹鼎夫妻取取生意經。」

「曹鼎夫妻忙得很,我們面子薄,怕是請不到他們,就想著鵝姐面子大,可否幫忙把傳個話,看曹鼎夫妻什麼時候有空,我們什麼時候都行。」

王嬤嬤說話的時候,鵝姐端起茶杯喝茶,心想王嬤嬤是東府大管家夫妻的姨媽,也是東府大少爺的奶娘,將來必定是像西府來壽家的這樣,過著老封君的悠然生活。

這樣的人,其實地位遠高於自己這個西府庶子的奶娘,今天王嬤嬤來訪,又帶禮物,又給吉祥如意壓歲錢,算是給足了自己面子。

其實就憑鵝姐和曹嬸子從小就是手帕交的關係,鵝姐給曹鼎夫妻傳個話,幫助王嬤嬤、夏收和魏紫夫妻約一頓飯,鵝姐是可以做到,甚至毫不費力。

畢竟當年鵝姐和曹嬸子還是小丫鬟的時候,和如今的如意胭脂紅霞差不多,過年一起出去玩、晚上走百病,干係鐵著呢。

但是吧,鵝姐當然不會為了禮物和面子去做這個順水的人情。

鵝姐想要更多——但並不是為她自己要。

鵝姐放下茶杯說道:「王嬤嬤把我當個人,親自來四泉巷一趟。曹鼎夫妻這些日子在京城過年,還沒回通州。嬤嬤也知道,做大生意的,都要送禮應酬,沒有一天是閒著的。」

「我也就是去年年底他們夫妻剛剛從通州回來時,和他們一起去三保老爹祠堂里上了香,做東給他們接風洗塵;過年的時候,兩家互相送了年禮,其他的,就沒有再見面了。」

王嬤嬤揣摩其意,鵝姐並沒有拒絕,只是說了些難處,那就是很有戲了——求人辦事,不可能一開口人家就答應啊!

於是王嬤嬤忙道:「明白,他們夫妻是大忙人嘛,寶源店的生意才能蒸蒸日上——所以,我不敢貿然下貼子請他們,還得鵝姐費費心,看他們什麼時候能夠騰個空出來,讓夏收魏紫這兩個晚輩有機會得到前輩們的教導。」

這王嬤嬤是修煉多年的老狐狸,該威風的時候威風;該殺伐決斷的時候,能夠對親姐姐說出「白刃不相饒」的狠話;該服軟的時候,還能對鵝姐這個地位低於自己的奶娘說些做低伏小的軟和話。

鵝姐瞧著時機差不多了,接著王嬤嬤的話尾說道:「前輩提攜晚輩,理所當然,雖說東西兩府早就分了家,但畢竟都是張家人嘛,肉爛在鍋裡頭,不提攜自家人,提攜誰去?您說是不是?」

王嬤嬤笑著點頭,「正是這個理兒。」

鵝姐說道:「就像嬤嬤和如意,也是東西兩府的人,但王嬤嬤從未沒有因如意出身西府而看輕了。反而這三年來,我們家如意沒少得到王嬤嬤的提攜,小小年紀就是二等丫鬟了,在老祖宗那裡也有些體面,我們這些當長輩的臉上也有光啊。」

喲,原來是在這裡等著我呢!都是聰明人,王嬤嬤明白了鵝姐的意思,忙道:「是如意這孩子爭氣,頭腦聰明,口齒伶俐,能寫會算,還極有主意,我說的話,她敢駁回,不是那應聲蟲似的人。這三年,多虧她在一旁給我搭把手,料理事務,我就輕鬆多了。」

「更妙的是,她從不仗勢欺人,平日憐貧惜弱,做事公平守禮,一碗水端平。我們紫雲軒管著快兩百人呢,她面面俱到,就沒有不服她的。」

王嬤嬤把如意一頓猛夸,說道:「馬上二月大小姐要出嫁,當年東府先侯夫人的託付我都完成了,我的心愿已了。我也老了,身體出了些問題,想著找個時間回家好好調理調理。紫雲軒就要暫且先交給如意,那時候,還是個二等就不合適了,我打算把她提為一等大丫鬟。」

鵝姐沒有想到王嬤嬤會送這麼大的「大禮」,一時有些措不及手,「啊?這?如意才十五歲,這……急不得……嬤嬤身體怎麼了?我看嬤嬤還年輕的很,要注意保養啊。」

王嬤嬤說道:「就是老病,沒有大礙,靜靜安養一些時日就好了。」

說完,王嬤嬤還把如意剛剛給她的字都拿出來,給鵝姐看,說道:「如意雖然只有十五歲,但本事早就超過二十、三十五的丫鬟或者媳婦子了。學什麼會什麼,你看看她練的字,臘月底還寫得像雞爪子扒拉過的似的,現在就有進步,起碼能夠入目了。這樣的孩子,我願意提攜她。」<="<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