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祥如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雖然她是西府的人,但說話做事,比我親手調教的那些牡丹花還強些,我不是那等用人唯親的。在頤園伺候老祖宗,誰有本事,我就提攜誰,橫豎都是咱們張家人。」

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鵝姐也給了王嬤嬤一句等待已久的準話,「沒錯,就該這樣提攜後輩,都是張家人——曹鼎夫妻不是那等小氣藏私的,夏收和魏紫是張家年輕一輩的翹楚,我早就聽過他們夫妻的名號,願意為他們引薦,王嬤嬤就等我的消息吧。」

目的達成,王嬤嬤和鵝姐又聊了幾句,就要告辭。

鵝姐說道:「嬤嬤是個大忙人,眼下又有要緊的事情做,我就不虛留你了。」

鵝姐起身送客,外頭如意剛剛用吉祥燒開的玉泉山泉水泡了好茶送來。

王嬤嬤說道:「我還有事,改日再領鵝姐的好茶。」

如意娘從廚房出來,沾著麵粉的手在圍裙上蹭乾淨了,說道:「這栗子餅剛剛放進燒餅爐子裡,哎呀,是我做遲了,怠慢了貴客。」

王嬤嬤忙道:「不是如意娘的錯,是我當了不速之客,沒跟你們提前打招呼。如意娘的手藝我是知道的,這栗子餅等如意正月十五回頤園一起捎到進去,我也享享口福。」

吉祥趕著馬車過來,說道:「嬤嬤,我把您送到頤園門口吧。」

剛才紅封里滿滿都是小金餜子,吉祥要還禮。

王嬤嬤沒有推辭,坐上馬車走了。

如意等人看著馬車消失在巷子口才回去。

等吉祥趕著馬車回來了,鵝姐又上了車,去找了曹鼎夫妻,說了王嬤嬤的意圖。

曹鼎夫妻要給鵝姐,以及東府的長房面子,於是約了今天晚上亥末(晚上十一點),在北城棉花胡同山東菜館的分店裡吃個飯。

至於為啥要安排那麼晚,是因為曹鼎夫妻今晚早就有安排了,要趕場的,晚上十一點這場,是曹鼎夫妻晚上趕的第三場飯局呢。這對勤勞肯乾的夫妻每年過年都起碼胖十斤!

作者有話要說:

利益交換,資源共享,大家一起升官發財呀。總算是把這幾條線的關鍵人物交叉在一起了,家族實在太龐大了,愣是寫到了四十萬字才把這些人聚在一起!如意,魏紫,王嬤嬤,就是豪門大戶丫鬟一生的縮影。從底層打工人到公司高管,當然,步入董事會是沒可能的,這個需要靠投胎來獲得。

第八十五章 走百病遊人如白龍,認錯人真假兩長生

書接上回,且說鵝姐牽線搭橋,曹鼎夫妻和魏紫夏收兩對夫妻約定了今晚的飯局。

這個飯局鵝姐這個中間人不用非要去,她今晚要和如意她們一起走百病呢。

走百病女性通常穿著白綾襖,面子是白綾,里子豐儉由人,平民穿厚重的棉絮,有錢人的里子都是各種輕便暖和的皮裘。

如意母女,鵝姐的白綾襖都是皮襖,唯有胭脂是棉襖,胭脂手巧,在白綾襖上繡了紅梅,紅梅吐艷,就是尋常的白綾棉襖也穿得格外嬌艷。

如意不喜歡穿白,她喜歡紅色,越紅越好,於是就在白綾襖外頭罩了一件大紅猩猩氈做的比甲。

黃昏的時候,如意母女,鵝姐和胭脂長生坐上了馬車,吉祥和九指坐在外頭車轅子上趕車,去了什剎海,走路過橋走百病。

今天正月初十了,又不用宵禁,馬車行走在大街上,街頭店鋪多有放鞭炮煙花,長生聽了,焦躁不安,胭脂就把棉花球塞進長生耳朵,輕輕拍著他的背,長生就安靜下來了。

什剎海這裡有湖水,京城風景獨好,這裡多是寺廟或者大戶人家的宅邸、別院等等,張家在這裡也有幾處房產。

因而,這裡的人都有錢,快到元宵節了,豪門大戶或者寺廟會在門口附近搭起一個個燈棚燈架,供夜裡走百病的遊人觀賞。

這也是一種昭現家族實力的方式,各種燈棚燈架爭奇鬥豔,走百病的遊人們眼睛都忙不過來,

如意等人下了馬車,把長生裹在中間,四個女人帶他走百病,長生今晚穿著嶄新的月白色圓領棉袍,他生的好看,眼神純淨迷茫,看上去就像一個迷路的俊俏書生。

月白色其實是一種淺藍色,在月光下看起來是白色,所以叫做月白,走百病的男子大多都穿著月白色的袍子,吉祥和九指也不例外。

因在人群里走街串巷,趕著馬車不方便,就把馬車存在附近車馬行里,護國寺廟會的前車之鑑,吉祥和九指都不敢跟遠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