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祥如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不可能,只是相似而已吧。

如意將帚兒趕出了腦子,繼續聽戲。

戲台上演的都是套曲,且一幕幕都是重要的節日,從新春伊始的元宵節開始,到大年三十除夕結束,中間有清明、七夕、中秋、重陽等等,每一個節日唱一套曲目。

用華麗精緻的戲台布景將看客們沉浸在一個個節日的氣氛里,身臨其境般,仿佛自己就是伶人,伶人就是自己。

甚至清明節的時候,伶人唱《越調.天淨沙》,「碧桃花下簾旌,綠楊影里旗亭。幾處鶯呼燕請。馬嘶芳徑,典衣做清明」時,戲樓居然開始下起來微微細雨!

這當然不是雨,又是戲班布景不知道用什麼東西站在高處,往觀眾席里噴灑細密如霧般的水珠兒。

這細雨恰到好處,既讓看客們體會到了清明時節雨紛紛,又不至於把看客的衣服弄濕。

等全部唱完,遮擋窗戶的窗簾驀地全部拉開!台下的看客們如夢初醒,都像是在剛才短暫的時光了過了一年似的!

「唱的好呀!」紅霞蹦起來鼓掌,若不是包廂離戲台有些距離,她都想往戲台上一把把的撒錢呢!

散席的之前,有人端著鋪著紅絨布的托盤討打賞,紅霞如意胭脂三人掏出錢袋,準備給打賞,尤其是如意和胭脂,她們習慣給五個錢,但這種演出給五個錢的打賞她們都不好意思,打算像紅霞那樣,抓一大把錢來。

但是,看到紅絨布上都是金銀黃白之物,甚至還有寶石、珍珠、玉環等等名貴之物,三人都覺得銅錢拿不出手。

幸好,曹嬸子有備而來,財大氣粗,她從手腕上擼下來兩個金鐲子當賞錢,放在了托盤上!

那伶人道了謝,端著托盤走了,去下一個包廂。

如意嘖嘖贊道:「曹嬸子出手闊氣,我今天長見識了。」

曹嬸子笑道:「你年紀小,有些東西還不懂得。我這其實不是打賞,是還人情呢。這看戲的門票是託了劉公公的關係弄到手的,要不然,就是拉一車錢也沒處買去。看了戲,給女樂豐厚打賞,就是領了劉公公的人情,不給劉公公丟臉的意思。」

胭脂說道:「今天我們運氣真好,遇到曹嬸子,要不去那裡看這樣的好戲。」

紅霞還在咂摸著女樂的滋味,「真好,要是咱們家也有這麼好的私班就好了,天天聽。」

曹嬸子說道:「就說你們還小嘛,其實咱們張家東西兩府以前都養著私人戲班,那時候你們都沒有出生呢,我和你們差不多的年紀,和鵝姐一起當擦地的小丫鬟呢,那時候兩府私班成套的大戲唱不下來的,但是有名的折子戲還是會一些的。後來,先是周太后太后薨逝,因國孝,高官勛貴外戚家裡幾年都不得有樂聲,咱們老祖宗深謀遠慮,說乾脆就把兩府的私班都解散了,以免有人存心誣告。」

「後來陸續幾年,不是薨了太妃,就是薨了藩王公主什麼的,時不時要守國孝,就一直沒有再養私班。遇到吉慶場合,都是從外頭請戲班來唱。」

一聽這話,紅霞這個戲痴不禁說道:「原來如此,咱們兩府里都有私班,如今太平盛世,是不是可以把戲班再養起來了?」

曹嬸子笑道:「哪有那麼容易,養個私班很費錢的,再說,三年前,咱們東西兩府為了修建頤園,那銀子花的,填海似的,那年夏天又恰逢旱災,連秋租都收不齊,到處打饑荒,哎喲喂,那個難,那有閒錢養私班。」

「這三年才剛剛緩和些,但今年開年,你們東府又有一個大事要辦,你們東府大小姐出嫁,出嫁就是定國公夫人,這排場可小不了,隨隨便便十來萬銀子都能花出去——別忘了,東府還要供著頤園呢,細算下來,你們東府怕暫時沒這個閒錢養私班。」

紅霞很失望,如意問道:「東府不養,咱們西府總該養得起吧?」

西府的進項比東府多得多!又無需供養頤園。且不說各地田莊了,就單看東西兩府三年前得到的兩個通州張家灣官店塌房,西府得到了寶源店,東府得到了寶慶店,兩個塌房都是有四百多個倉庫的大塌房。

如今,三年過去,年底盤了帳目,寶源店的利潤是寶慶店的十倍不止——這個,都是吉祥偷偷告訴如意的。

曹嬸子的丈夫曹鼎確實厲害啊。

西府花錢的地方少,進項還多,西府養得起私班。

紅霞一聽,忙道:「對啊,你們西府養了私班,不得孝敬老祖宗?咱們頤園聽戲就方便了。」

曹嬸子笑道:「我們西府的崔夫人是個過日子的人,不喜豪奢,畢竟是永康大長公主的女兒嘛,什麼沒見過,沒吃過,沒玩過?她沒有養私班的打算,倒是大管家夫妻來喜有張羅私班的心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