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祥如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曹嬸子是財大氣粗寶源店老闆娘,其實也是西府家奴啊,她當然曉得張家的規矩。

如意謝過了,笑道:「其實我們也在外頭偷著吃路邊攤,筷子碗都是小攤上現成的。」

紅霞也笑道:「路邊的東西就是香,灰塵就當不要錢的胡椒粉了,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第七十六章 聽套曲似曾舊相識,說塌房盈利兩重天

曹嬸子說道:「雖如此,我帶你們三個出來,是要擔責的,小心點好。」

三人謝了曹嬸子,喝茶吃果子,不一會,只聽見刷刷幾聲,突然戲樓變得一片漆黑,所有的窗戶都拉上厚重的帘子,連一絲光都不透,所有人都變成了瞎子,被迫把手裡吃的喝的都放下來,安心聽戲。

這時,戲台中央,一輪明月緩緩升起,這是戲樓里唯一的光芒,一個用紙糊的、磨盤大的圓月亮,裡頭有燈照著。

坐在包廂里看過去,只覺得月光皎潔,就像真的一樣,讓看客們一下子就入了戲,忘記了外頭廟會的喧囂,就像置身明月下的夜晚。

眾看客座位處,聽取「哇」聲一片,贊戲台布景講究。

這時,戲台上出現一顆棵樹,樹枝樹幹都是青黑色的,驀地,這些樹同時開始噴出銀色的煙火來!

這是一種昂貴的煙花,叫做煙花樹,做成樹的樣子,煙花樹噴銀色煙火的時候,伶人們上台,有舞龍的、有舞獅的,還有一列提著魚燈、做仙娥打扮的女伶,她們一邊提著魚燈舞蹈,一邊合唱了一曲《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原來講的是元宵節的故事,算是應景,戲台的明月、煙花樹、舞龍舞獅等等場景,均和這首《青玉案》相互映襯,再過六天就是元宵節了。

女伶們舞著魚燈唱完《青玉案》之後,驀地,月光消失,煙花樹也噴完了,眼前又重歸黑暗。

突然又變成了「瞎子」,看客們大氣都不敢出,仿佛剛才仙娥們舞蹈歌唱,只是神遊天宮,都是夢一場。

這時,月亮又亮起來了,戲台中央出現一個樓閣,有個女伶站在樓閣飛檐之下。

這次的月亮依然是圓的,但是光芒黯淡,看門只能看到飛檐下女伶一個側身的剪影,無論飛檐還是女伶,入目都是黑的,只有人影,根本看不清臉。

絲竹響起,樓閣上的女伶開始隨樂起舞,一個人獨自唱了一套曲,叫做《黃鐘·醉花陰》之《元宵憶舊》。

先從一曲《喜遷鶯》開始唱起,「……自從別後,這滿腹相思何處說。流痛血,瑤琴怎續,玉簪難接。」

戲台的窗簾始終都遮著光,看客們只能看見唱戲女伶的身形輪廓,看不清長相,只能聽到唱曲的聲音,和女伶隨樂起舞的美妙身段,柔美而堅韌,就像三月里的柳條似的。

眾看客頓時沉迷於女伶的表演,等女伶唱完尾聲:「一擔相思自搖撼,我和你兩家擔由自難擔,將一個擔不起擔兒卻怎生分付俺。」

這套曲唱的是女子在元宵節看到別人成雙成對,「兩口兒家攜著手看燈」,「一對小小夫妻送的來他羞我慘。嬌嬌媚媚」,甜甜蜜蜜。

她的情郎不在身邊,「我則落的眼兒饞」,是元宵閨怨之曲。

「分付俺」字唱完之後,連微弱的月光也熄滅了,戲台第三次陷入黑暗,美妙的歌聲和剪影一起消失,看得台下的看客們是欲罷不能,方才又一個夢!

紅霞這個戲痴看入迷了,夢醒之後,才發現自己聽落了淚,就拿出帕子擦淚。

如意在聽這套曲的時候,看著戲台樓閣上的女伶剪影,聽著女伶的聲音,腦子裡浮現出一個人來。

帚兒。

聲音,面部輪廓等等,都似曾相識。

但是仔細想想,這絕無可能,帚兒是東府侯爺的侍妾,東府已經開始收拾院子,帚兒即將過明路,成為東府的新姨娘。

這是教坊司樂官臧賢的悉心培養的女樂私班,今年大朝會上一演成名,帚兒怎麼會在女樂裡頭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