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說道:「還是王嬤嬤有面子,老祖宗的字寫的真好看,端正卻不死板,雅致卻有力道,不像毛筆寫的,就像刀斧雕刻上去似的。」
王嬤嬤說道:「這是小楷,老祖宗以前的字沒有這麼好看,後來進了宮陪伴咱們家太后娘娘,宮中歲月漫長,時常練字解悶,宮中藏品豐富,老祖宗臨摹的名人真跡字帖多了去了,融匯貫通,因而練就一手漂亮的小楷。」
「真好看,比市面上字帖上的字還好看。」如意愛不釋手,腦子突然出現一個主意,說道:「嬤嬤,能不能把《金剛經》借給我練字?我每次只拿一卷,這裡頭的字寫的大,能夠當字帖用,照著臨摹抄寫,這樣就節省了字帖的錢,還能學會寫漂亮的字。」
王嬤嬤沒有想到抄寫的佛經還有這個用處!
王嬤嬤說道:「你還真是個大聰明,省錢省到這個份上了。」
如意有三寸不爛之舌,說服王嬤嬤,「練字也是抄經嘛,老祖宗散手抄的佛經,不就是為了傳揚佛法,累積陰德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老祖宗啊。」
好像是這麼個道理,但是好像有什麼不對……
今天王嬤嬤心情好,加上年底,快要過年了,氣氛輕鬆愉快,如意的要求也不算過分,於是,王嬤嬤點頭了,說道:
「好吧,你可以借一卷《金剛經》回去練字,但是不可以搞丟了,不可以借給別人,每練完一卷,你就還回來,再借再還。」
「多謝王嬤嬤!」如意把老祖宗手抄的《金剛經》放進自己的氈包里,看書架還擺著幾刀紙,就「順手」拿了一刀。
王嬤嬤嘖嘖道:「你連紙都捨不得買啊!」
「紙很貴的,讀書人的東西都貴。」如意在書架興奮的尋找著其他文具,就像獵人在狩獵,「我的字平日就夠用了,寫的好看是為了辦差事,既然是辦差事要用,為什麼要我自己掏錢呢?自然都是官中的開銷,都是為了好好的當差。」
見過很多丫鬟,如意這樣的獨一無二,王嬤嬤算是開了眼了,說道:「瞧你高興這樣,就像吃了蜜蜂屎似的,抽屜里還有兩塊好墨,幾支沒用過的筆,你都拿去吧。」
第六十四章 為放假揮筆排班忙,說陪嫁勾起陳年事
得了王嬤嬤的話,如意才不會客氣呢,筆墨紙硯全都放進氈包里。
王嬤嬤把茶喝完,就出了紫雲軒,不曉得幹什麼去了,留下如意坐鎮。
如意擺出紙筆,打開紫雲軒所管轄人員的花名冊,小廝五十人,丫鬟婆子等女人八十四人,一共一百三十四人,她要給這些人排過年休息的班。
從正月初一開始,到正月十四,一共十四天,頤園伺候的人,無論丫鬟婆子還是小廝,都可以輪番回家過年休息。
但是頤園有老祖宗和三位千金小姐。不能沒有伺候的人,需要留下一些人繼續當差,這樣就需要排班,大家輪流放假回家。
三年前,如意負責每個月放月錢時,王嬤嬤就把紫雲軒排班的活也一併交給她了,理由還相當冠冕堂皇——能者多勞嘛!
既然上了「賊船」,就身不由己了,「能者」如意只得接受「多勞」的安排。
如意化繁為簡,把這十四天一分為二,前七天和後七天,將人員也一分為二,每人都可以休息七天,前七天休息,後七天就當差,然後讓前七天當差的人輪換休息。
為了公平,前七天和後七天也輪著來,比如你今年休前七,明年就休後七天。
王嬤嬤同意了如意的排班做法。
如意按照前七後七的法子貼出排班放假告示後,眾人都說公平,簡單明了。
就連松鶴堂,大廚房還有梅園都效仿了紫雲軒的做法,分前七後七,每人輪流放七天長假。
今年,如意當然也沿用了自創的七天放假大法,她把去年放假的排班花名冊找出來了,進行前七後七輪換排班。
然後和目前的人員名單做比對,把那些因病、孕、老或者不守規矩的被趕出園子的名字劃掉,新替換的人名字添上。
做好紫雲軒過年排班花名冊之後,如意又按照房頭,比如上夜,灑掃等等,分別抄錄了排班名單,好發下去,按照名單執行。
期間,還時不時有人拿著帖子進來,大多都是領用物件或者支銀子買東西的,什麼炭啊,燈油啊,掃把抹布水桶,薰香,窗戶紙等等。
此時如意已經熟知舊例——甚至,很多舊例都是她親手定下來的呢,不需要像剛接手時,要時不時去翻舊帳查舊例了。
故,如意理事非常快,掃一眼帖子,立刻就能判數目對不對,對了就准,不對也懶得廢話,直接把帖子還回去,來一句,「這項開銷不對,算清楚了再來。」
能者多勞,一心二用,如意一邊理事,一邊寫過年排班花名冊,有條不紊。
待如意把一百三十四個人的排班都寫好了,起身站起來,轉了轉有些酸疼的手腕。
如意看著書案上的丑字,心道:練字,哼,一定是哪些吃飽了沒事幹的人才有功夫練字,我忙得像個陀螺似的,理完這一堆事情,只想躺下來休息一會,連筆都不想看了,那裡有閒情逸緻去練字!
這時,秋葵進來說道:「松鶴堂的枇杷來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