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祥如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哦,原來是這樣。」王嬤嬤點點頭,「玉泉山的泉水,是主子們的份例,主子喝茶煮飯熬湯的水,都用泉水,從不用井水和長壽湖的水。」

「飯菜用水我嘗不出來,但是泡茶的話,泉水和普通的水還是有區別的,沒想到做豆腐也是這樣。看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學問在裡頭。」

如意說道:「那當然了,只要我娘說做豆腐,四泉巷的婆娘得空都過去幫忙,就為了最後能夠分一塊豆腐拿回去,只需撒點鹽和蔥花,再來一點醬油一拌,比肉還好吃呢。」

三年前,如意娘在吃了山東菜館的席面後,自己琢磨了新菜,以前的烀豬頭、韭菜羊肉火燒等等依然受歡迎,只是過於濃油赤醬,普通人的席面喜歡吃這些,但是有頭有臉的管事們吃膩了大魚大肉,倒是喜歡吃點好吃又清淡的菜。

但是越清淡的東西要做的好吃,就越難,對食材、火候、做菜的手藝就越高。

如意娘琢磨的幾個新菜剛好對了他們的胃口,這三年在東西兩府都傳開了,連東府的來錢擺酒,都請了如意娘過去當廚娘掌勺,且只需做兩道菜,一個魚腹塞羊肉,另一個就是鍋塌豆腐了。

這不,就引起了嘗遍人間美味的王嬤嬤的注意,回到頤園,想起來時,就點了這道菜,要大廚房做了送來,這一吃,就吃出區別來了。

王嬤嬤笑道:「玉泉山的泉水比肉湯還貴,難怪你娘做出鍋塌豆腐大廚房拍馬都趕不上。你就不怕我把秘方告訴大廚房啊?」

「不怕。」如意說道:「我娘用什麼做豆腐,包括做其他的菜,四泉巷的幫忙的婆娘們都知道,我娘從不藏著掖著,都告訴她們了,那有什麼秘方。我娘常說,人這輩子,都是煩心事多,開心事少,什麼東西最簡單、又能讓人馬上開心呢——那就是吃好吃的東西啊!」

一說起親娘,如意就合不攏嘴了,如意娘是她最愛的人,「我娘說,我就一個人,能做的好吃的有限,大家都學會做了,就能讓更多的人開心,這也是一種行善積德,積攢福報,這不比去寺廟捐香火錢強?」

聽得王嬤嬤都暫且住了筷子,說道:「一個廚娘有這樣的見識,不錯不錯,難怪養出你這樣的女兒。給上夜的女人們說情,晚上添燈油補貼六十錢,一般人,那會想到這個。你們母女在這方面還挺像。」

有人夸如意娘,比夸自己還高興,如意說道:「我娘不藏私,現在四泉巷有幾個婆娘做的花饃饃和炸麻花也很能拿得出手了。今年快過年,我娘在臘月里忙著給幾戶人家做大席,沒空蒸花饃饃、炸麻花,就是這些個婆娘做好了,送給我們家,一樣的好看又好吃,這就是我們得到的福報嘛。」

「再說廚藝不比其他,一些複雜的菜式,就是知道調料配方是什麼,一千個人做出來就有一千種味道,靠天分和勤奮,跟秘方沒什麼關係……」

如意滔滔不絕,說的「天花亂墜」,使勁誇讚自己親娘,她能說一天一夜!

這下把王嬤嬤都說動心了,同樣一道鍋塌豆腐,如意娘和大廚房做出來的味道高下立判,舌頭是騙不了人的,好吃就是好吃。

加上如意賣力的讚美,生生把王嬤嬤的舌頭都說的濕潤了!生了口水。

王嬤嬤舌頭先動,舌尖連心,然後心也跟著動了,想了想,說道:「豆腐,取多福之意,寓意好,咱們府里的年夜飯按照舊例,都有一道豆腐菜應景,要是能把你娘做的這道鍋塌豆腐呈上去,像老祖宗這種喜歡吃軟爛之食的一定歡喜。」

如意大喜,她知道母親一直很努力的提高廚藝,想要靠自己的手藝出頭,如果得了老祖宗的賞,那麼母親以後做大席的價格就水漲船高了。

為此,如意這三年有意和大廚房親近,大廚房月底清帳的時候忙不過來或者算幾遍帳目都對不上時,就要如意過去幫忙,如意拿起算盤直奔大廚房,有時候算到半夜也不叫累。

這都是人情世故,編織自己的關係,在頤園當差,靠的可不就是關係麼。

關係這個東西,就像談情說愛,即使郎情妾意,你也得用些心思去談啊!那有躺著不動就能扯上關係的。

如意以退為進,心中期盼,嘴上卻打起了退堂鼓,說道:「可是,大廚房不歸咱們紫雲軒管,咱們說了不算。」

果然,如她所料,王嬤嬤白了她一眼,說道:「大廚房的確不歸我管,但是大廚房是不是也得找我外甥女領對牌、支銀子?」

「我的話還是有分量的,你去跟你娘說一說,要她準備著,大年三十頤園的年夜飯,會有一道她做的鍋塌豆腐。今天都臘月二十五了,沒幾天了。」

論關係,頤園誰能比得上王嬤嬤呢?

外甥女臘梅是東府大管家娘子,外甥女婿來祿是東府大管家——這個來祿以前跟王嬤嬤一個輩分,三年前娶了臘梅,輩分就小了一輩,見到年紀比自己還小一歲的王嬤嬤,還要作揖行禮,叫一聲姨媽呢!

以前來祿當錢庫總管時,一直保持中立,周夫人的水果派和王嬤嬤的牡丹派都不沾邊,現在,來祿嘴上說當然是聽當家主母周夫人的,但實際上,已經身不由己,聽王嬤嬤的話了。

沒辦法,裙帶關係就是管用,即使只是不同床的、搭夥過日子的名義夫妻,也是夫妻啊!

就是兩國交戰,也能用裙帶關係暫時把戰火澆滅了,何況只是個侯爵府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