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聽了,就把沒動過幾筷子的早飯收到食盒裡,提到值房裡和丫鬟婆子們分了吃。
如意剛端上茶碗,就來活了。
依然是上夜的女人,皮膚黑高顴骨的潘婆子,她應該很喜歡綠色,昨天穿著綠襖,今天穿著秋香色對襟大襖,但裙子依然是綠色的。
潘婆子是上夜女人的頭領,是東府管馬廊的潘達潘管事的老婆,昨晚上如意已經從王嬤嬤那裡得知了潘婆子的底細,潘家是個小財主,潘婆子是不想料理瑣碎無趣的家務事才來頤園討個清淨的。
如意指著熏籠旁邊的一個座位說道:「潘嬸子請這邊坐,天氣冷,喝杯熱茶、吃些點心,慢慢講。」
潘婆子靠著溫暖的熏籠喝了半杯熱茶,沒有碰點心,才放下茶盞說道:
「真是不好意思,天天有事來煩如意姑娘——這不松鶴堂的芙蓉姑娘說,十里畫廊從昨夜起就要徹夜亮燈麼,一直亮到什麼時候,至今也沒個說頭,但芙蓉姑娘發了話,我們照著做便是了。」
「昨夜一晚上,就耗了約一百斤燈油,整整兩個大油桶就見底了,平日裡,這一百斤夠我們十天的使費呢。」
「按照舊例,我們上夜的每個月可以從庫房裡支取三百斤燈油,夠用了。現在每晚十里畫廊就要用一百斤燈油,我們值房就剩下一百來斤,今晚一過,明天就要打饑荒了。」
如意昨晚正好見識過十里畫廊地上銀河一般的美景,當時還想,這東西燒的就是錢,說道:
「既然如此,你起了帖子來領,我馬上就准了,上了帳,你拿著帖子和對牌去庫房支取就成。」
潘婆子說道:「這帖子起的容易,但數目該怎麼填?一天就要一百斤,三天就要用頤園一個月的量,十天就是一千斤,一個月至少要三千斤,這個數目,東府庫房一下子恐怕支不出來。」
潘婆子畢竟是東府的人,她曉得庫房的底。起了帖子領不出來東西,打回重辦,還得再起一次帖子,跑東跑西,大冷天的,誰願意這樣折騰啊。
如意說道:「既然這樣,那就先三天一領。三百斤燈油,庫房裡總該有吧。三百斤燈油就是六大桶,你們的值房也就放得下這些。」
潘婆子說道:「就聽如意姑娘的,三日一領,這個數目庫房肯定有——燈油這個東西就怕火患,單獨放在一個院落里,庫房常年囤了幾十桶,出庫到一半,採買上的就往裡頭補。」
還得是這些把事情辦老了的人有經驗,如意給了紙筆,潘婆子現起了個帖子,如意准了,上了台帳,一切按照規矩走了一遍,潘婆子火速拿著對牌和帖子去領。
潘婆子走後,如意端起茶碗,學王嬤嬤用茶水漱口,還學著來壽家的,往舌底下壓了一顆丁香去味。
然後,拿著昨晚王嬤嬤口述、魏紫執筆寫的頤園灑掃上招新人的帖子,去西府找大管家娘子來喜家的。
來喜家的看了帖子,很痛快的說道:「行,你回去轉告王嬤嬤,我這就派人去辦,這一回招灑掃上的女人,冬天和夏天都多了五百錢補貼,年齡從三十五歲放寬到了四十五,應該很快就有媳婦子報名了。」
還是王嬤嬤有面子啊,這事太順了,如意連忙謝過來喜家的。
來喜家的笑道:「頤園從西府招六到八個人,我們西府就少養活六到八個人,節省了口糧嚼用,今天夏天旱災,各地莊田秋租多有收不上來的,我們這樣的人家,單是西府的下人就有五百來號人口,田莊的糧食不夠吃,如今都要從外頭買糧食吃了,今年糧價又特別貴,能省一張吃飯的嘴就省點吧。」
原來如此,難怪來喜家的答應的如此爽快。頤園的開支都從東府上支,等於東府幫西府養家奴呢。
如意回到頤園紫雲軒,屁股還沒坐熱呢,潘婆子氣吼吼的回來了,說:「真是欺人太甚!我去東府庫房領,庫房非得說沒有三百斤燈油!帖子對牌都給駁回了!」
如意聽了,親手給潘嬸子倒了杯茶遞過去,問道:「潘嬸子,你確定庫房裡明明有,就是耍賴不給領?」
「我確定。」潘婆子說道:「我家漢子是東府馬夫,馬廊里的騾子啊馬啊出去拉了什麼貨,他能不知道麼?上旬剛剛拉了一千斤燈油入了庫房,怎麼這會子連三百斤都沒有了?分明是存心刁難。」
如意把潘婆子寫的帖子重新看了一遍,上頭寫著「應松鶴堂芙蓉姑娘要求,十里畫廊每廊掛兩盞燈,十里畫廊一共一百廊,共掛兩百盞燈,每晚耗費燈油一百斤,現領燈油三百斤,以作十里畫廊三夜的使費。頤園上夜管事,潘達家的。」
沒有任何問題啊,怎麼庫房就是存心不給呢?
如意把帖子反覆看了三遍,終於發現問題大概的所在。
就是帖子開頭那句「應松鶴堂芙蓉姑娘要求」,昨天芙蓉姑娘教訓了臘梅姐姐。臘梅姐姐是東府大管家來福夫妻的女兒。
臘梅姐姐吃了掛落,當父母的就要立刻還回去,給芙蓉姑娘添添堵。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