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劉徹更有成就感,劉瑤還弄了一些托……咳咳,「熱心群眾」鼓動民間百姓給他弄「萬民傘」、「萬民衣」……
……陛下前腳收拾欺負了大漢的匈奴、夷人後,就開始關心民生,取消了算賦、口賦,咱們不能光讚賞陛下,也要讓他知道咱們的心意,若是心意送到了陛下面前,咱們就在天下露臉了……
……沒錯,我知道大家都窮,要不咱們給陛下做個大傘,將咱們的名字都寫在上面,陛下就是大漢的天,為咱們遮風擋雨。
……
現今百姓雖然過得苦,但是天下這些年也是少有的穩定,朝廷收稅收的多,也是為了打匈奴,打夷人,最重要的是,他們大漢的疆土實打實的擴充了。
泰山封禪結束不久,現在就免了算賦、口賦,不少淳樸的百姓想到這裡,眼眶濕潤,連連贊同。
即使劉瑤派去的有些「熱心群眾」演技不怎麼好,可是效果也十分顯著。
弄得劉瑤有些不好意思。
只求劉徹被鼓勵後,能幹更多有益民生的事情。
第一個萬民傘出自漢中南鄭,地方郡太守收到萬民傘時,十分激動,這東西外表粗糙,代表的可是實打實的民心,可以想像陛下收到這個東西有多開心,不亞於祥瑞。
南鄭太守也是個聰明人,他沒急著親自送,而是尋了當地兩名德高望重的老者一同前往長安。
劉徹聽說南鄭百姓感恩他的德政,一起做了萬民傘送與他,得知人就在宮外等候傳召,當即決定親自出宮去迎。
……
作為皇宮正門,東宮門的氛圍較為肅嚴,畢竟宮門口披甲執銳的兵卒不是吃素的,一旦懷疑有人有異動,他們可以直接斬殺,故此尋常百姓甚少湊過來。
今日卻聚集了不少看熱鬧的百姓。
眾人的目光集中到宮門口站著的兩名鬚髮皆白的老叟,議論紛紛。
……
「我聽說南鄭發現一把仙傘要獻給陛下,他們身旁的箱子就是傘吧?不知道是什麼樣?能不能延年益壽?」
「你從哪裡聽到的謠言,哪有仙傘,我打聽了,是南鄭百姓給陛下送的萬民傘。」
「對對對!是萬民傘!按理說傘應該不小,我還以為有屋子那麼大,現在有點失望!」
「我覺得應該就是普通傘大小,只不過為了弄了一個好名聲。」
「不一定吧,等親眼見到,說不定能讓大家驚艷。」
「不管如何,此次陛下推行德政,咱們確實得了實惠,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減輕徭役。」
「一個一個來,咱們大漢越來越好,說不定等老朽的孫兒長大,就不用咱們服徭役了。」
……
半響,帝王的步輦出現在東宮門。
眾人驚詫,陛下親自出來了。
現場眾人跪伏行禮。
劉徹走下步輦,緩步走到兩名老叟面前,親自將他們扶起,「兩位老人家請起!」
饒是南鄭太守也沒想到劉徹會親自出宮相迎,原以為最多是在未央宮接見他們。
代表南鄭送傘的兩名老叟此時老淚縱橫,激動地看著劉徹。
「陛下天人之姿,雄才偉略,老朽相信大漢一定會越來越好!」
「我終於見到陛下了,就是馬上死了,也值了,陛下,老頭兩個兒子都被匈奴殺了,你給他們報了仇,現在算賦、口賦也沒了,好啊……好啊!」
劉徹面色和緩,一手托住一名老者,溫聲道:「讓爾等此番舟車勞頓給朕送傘,實屬朕的罪過!」
「不罪過,不罪過,老頭為了搶這個機會,可是打敗了不少人。陛下,你別看 老頭老了,老頭的牙還沒有掉光呢。」
「陛下為民操勞,老朽能代表南鄭百姓給陛下送傘,是老朽的榮耀,陛下這麼說,折煞老朽了。」
……
劉徹耐著性子聽著兩名老者絮絮叨叨的言語,臉上笑容加大,等他們說完了,讓內侍攙扶老叟,然後讓人打開了盛放萬民傘的箱子。
看著箱子裡面的五把巨傘,他有些驚詫。
原先以為只有一把。
五把巨傘分別是「白」、「青」、「黑」、「紅」、「黃」,一看就知道對應五德顏色。
每把傘蓋上掛滿了各色布條,絲綢、棉麻都有,雖然經過仔細整理,乍一看還是沒多少美感,上面的布條都是各家獻出來,每一個布條都寫了名字。
可是當內侍將五把巨傘撐開時,眾人都情不自禁地驚嘆出聲。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