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旁人說她功利,劉瑤也只能認了,她確實很功利,教百姓讀書識字,並不是讓他們做吟詩作賦的讀書人,而是讓他們能創造更大的價值,所謂人口紅利,不單單是靠大量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
若是生產力無法提升,人口增長速度大於生產力提升,莫說人口紅利,隨著人**發,底層資源不夠維持民眾生存,到時候出現大量無地、少地的民眾,最後只能造成社會動亂,所謂的人口紅利只會變成負擔。
如果大漢無法儘快培養出大批脫盲匠人,人**發增長,只會增加統治壓力,轉變的紅利很少,她需要大量人才補足工商業快速發展帶來的巨大缺口。
劉徹看了她的奏疏,微微鎖眉。
這事恐怕在朝堂上會因為不少風波,不是所有人都贊成允許庶民獲得學字的權利,擔心會引起混亂,先不提花費的錢財與資源,民眾若是開了智,還會聽官吏或者中央的話嗎?
劉瑤見奏疏送上去石沉大海,又寫了一份更詳細的官學指南。
對於官學,沒有男女限制,不過為了男女之防,分為男學、女學。
對於女學,劉瑤的理由有理有據,女子與男子之差,只在體力,女子性格細膩,製衣、紡織這些匠師,十有八九是女子,制墨、製紙、醫術這些行當並不分男女,而且女子識了字,教養出的子女才會更好,最多能影響三四代人……
劉徹再次按下,裝作沒看過。
劉瑤:……
堂堂漢武帝,居然怕百姓識字,百姓識字有什麼不好,這樣才能明智,不會輕易被人哄了。
她又上了第三次奏疏,這次心裡下了決定,若是他再不吭聲,她就掀了宣室殿的屋頂。
劉徹看出奏疏中的隱隱威脅,嘴角微抽,頭疼地按了按額角,宣了三公九卿商議官學之事。
眾臣看完劉瑤的奏疏後,相互對視。
最終丞相趙周率先開口,「長公主良善,臣等不及。」
劉徹:「爾等覺得阿瑤所奏的官學可行嗎?」
光祿勛:「陛下,長公主所圖甚大,官學一事若是定下,不亞於準備一場大戰。」
而且還是一項長久戰役。
尤其看長公主的言語,似乎要不計成本砸錢辦學,推廣到全面教育。
這也太嚇人了,現在天下不知多少百姓縮衣緊食地活著,讓他們去學習,這就為難人了。
其他官員見狀,開始勸劉徹要冷靜。
劉徹聽完後,沉吟片刻,讓人去喊劉瑤,對眾臣道:「朕這個長女什麼脾氣,眾卿也了解,爾等不如幫朕勸一下她?」
眾臣:……
長公主的倔脾氣與陛下如出一轍,加上有陛下撐腰,他們怎麼勸。
他們若是將人給勸哭了,陛下確定不會為難他們嗎?
……
劉瑤從內侍那裡,知道劉徹宣她是因為何事,做足了準備。
到了未央宮,不等眾臣開口,劉瑤先給他們算了一筆帳。
現如今國內工商業繁榮,各地都出現「用工荒」,現如今國家若是將一錢投入官學中,未來十年內至少能收回十倍稅賦。
再說培養匠人的路子與尋常念書的路子有些不同,投入也小,頂多三年,基本就能實現自給自足。
眾臣看著劉瑤所列數據,目光閃爍。
能久居高位的人,心思都通透,沒幾個目光短淺的,現如今劉瑤將收益明明白白列在面前,比起收益,他們擔心的那些風險,似乎不值一提了。
當然,除了教導匠人的官學,劉瑤還提議創辦高等學府,用於培養那些更高等的人才,給平民的官學是讓他們生活,而高等學府,是為了研究學問。
其實這種學府就是貴族學院,目前也只有這些貴族有時間折騰研究學問,普通民眾即使有天才出現,也沒有那個資源、精力來遲支持。
眾臣聽完後,陷入良久的沉思,時而偷瞄劉徹。
劉徹目光深邃,大手不緊不慢地扣著桌案,半響,他說道:「既然阿瑤如此堅持,朕就應了!」
眾臣:……
陛下不是讓他們勸長公主,怎麼自己先投降了。
劉瑤大喜,「阿父果然英明神武!」
劉徹下了決定後,將此事交給了太府寺,讓其負責官學之事。
官學的事情定下後,劉瑤喜悅的心情沒有持續多久,長平侯府傳來消息,衛青晌午騎射時,不小心從馬上摔下,直接吐血暈厥。
劉瑤聽說後,立馬去了長平侯府。
莫雨帶著太醫署的太醫前腳到了長平侯府,劉瑤後腳上門。
剛進屋,看到太醫給衛青診脈,制止了奴僕通報的聲音,放輕了腳步。
衛青的長子衛伉與平陽長公主守在床邊,看到她來,欲言又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