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並肩而行,劉保兒一一講明縣衙每個地方的作用和安排。
一般縣衙都有三班六房,是為「皂班」,負責內勤;「壯班」、「快班」一同負責緝捕和牢房裡的警衛工作。六房則指「吏房」,負責官吏的任免、考核、績效、升降等;「戶房」,負責土地、戶口、賦稅等文書工作;「禮房」負責本地典禮、科舉、學校;「兵房」負責刑獄;「工房」負責工程、營造、屯田、水利;「刑房」負責施刑。
這些胥吏林林總總加起來能有六七十人,全部都安置在縣衙內居住。
另外還有管糧食和徵稅的縣丞,管戶籍和巡捕的主簿,管緝盜、盤詰、監察、獄囚的典吏,掌管商稅的大使。以及教諭、訓導、驛丞一員、陰陽訓術、醫學訓科、僧會司、道會司、急遞鋪等等胥吏。
所以一整個縣衙算起來,要有百來個人才能維持縣內的基本周轉。
但是……
周稚寧看了眼略顯淒涼的縣衙,不由沉默良久,問:「敢問劉師爺,現下縣衙內還有幾人?」
「回大人的話,現下縣衙有師爺一名,班頭一名,戶房文書胥吏一名,禮房文書胥吏一名,快班衙役若干。」
也就是說,她這整個縣衙的人數加起來連十個人都沒有,難怪荒的厲害。
可是周稚寧不解:「縣衙為何人丁凋零到這地步?」
劉保兒尷尬地咳嗽兩聲,訕笑道:「因為縣衙發不出俸祿,那些胥吏便都甩手不幹了,留下來的那些胥吏也不過是在勉強支撐。」
「什麼?」周稚寧腳步一頓,眉心緊蹙,「縣衙俸祿發放朝廷本有定數,怎麼會有發不出俸祿的情況呢?銀子都到哪兒去了?」
劉保兒咂咂嘴,滿臉的為難。
見狀,周稚寧福至心靈,問:「縣衙破敗至此,那上一任縣令在何處居住?」
「回大人的話,上任王縣令他住在紅袖招。」
紅袖招,距離遼東縣三十里,是有名的樂館。一日耗費甚多,若是日日住著,一個人的俸祿必定不夠花費。
「歷屆縣令都是如此麼?」
「回稟大人,是的。」
這下周稚寧明白整個縣衙的銀子都去哪兒了,說到底,還是一個「貪」字!貪生怕死,貪財好色,貪攻冒進,這歷屆縣令險些要把整個遼東縣玩兒死。
她這是接手了一個怎樣的爛攤子?!
「罷了罷了。」
事已至此,多思無益。
周稚寧擺擺手,皺眉道:「早膳過後,你將縣衙里尚存的胥吏全部召集起來,再將衙內的卷宗通通搬出來,本官要一一點過。」
劉保兒領命去了。
周稚寧望著劉保兒的背影沉思了一會兒,然後調轉腳步往縣衙的小廚房走去。
按照道理,縣衙是要管衙役們的一日三餐的,但就縣衙目前的財政狀況,以及這被貪光了的銀子,她這個做縣令的自己都吃不飽,更何況是衙役們。
果然,到廚房時,周稚寧正見到茗煙在對著鍋發愁。
「主子,縣衙里的米缸已經空了,小麥粉也沒了,但是咱們帶來的米糧也不夠,滿打滿算,咱們今日只能喝粥了。」
「咱們吃粥,那衙役們吃什麼?」周稚寧問。
「奴才看縣衙里的膳堂積滿了灰,已經很久沒人用過了。怕是那些衙役留在自個兒家吃,不和咱們一道了?」
可就昨夜見到的那情形,能吃飽飯的都屬少數,怎麼還有人捨得不蹭公家的糧?恐怕是前幾任縣令太貪,連本該發給衙役的早膳銀子也給昧下了。這才導致衙役們無處用膳,只好封了灶台。
周稚寧抿了一下唇瓣,拉過茗煙對他耳語了幾句。
茗煙點點頭,一溜煙兒地跑了。
然後周稚寧看著還沒來得及開火的灶台,自己個兒順溜地把袖子擼了起來。
起鍋,煮粥!
她以後要是不當官兒了,高低要去民間當個廚子。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