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大明內部的大多數文人瞧不上這群蠻子,認為於他們通商是有辱自身。畢竟他們連文人內部都要分個三六九等,又何況是異族之人?更何況大明哪怕不靠通商,也能憑藉遼闊的國土和鼎盛的人口,生產出大明百姓所需要的一切。譬如奶茶、生絲、茶葉……但邊境以外只有水草已經肥牛肥羊,互相持有商品的種類並不平等。
對付前者,秦朝之時就已給出了解決方案——
縱橫之術,遠交近攻,分割個破。
然後再對交好部落賄之以財帛、茶葉、生絲等諸多好處,不怕其餘部落不動心,投降之風必然大勝盛。到時候大明比之這些部落,就猶如秦比之六國,不愁不勝。
而應付後者卻要麻煩的多。
以往大明尚有士族,能量極大,歷經幾代帝王才解決這個問題,只留了琅琊趙氏一家士族,而且還是只是空有爵位、財帛,並無實權,威脅已然不大。
可往日那些被分化的士族們卻憑藉科舉進仕重新團結起來,又因為士族多在江南一帶富饒之地,所以導致寒門與士族的對峙,到現在轉變成了南方與北方的對峙。這兩方雖各有各的說法,但在瞧不起蠻子這件事情卻又出奇的一致對外。
如果硬要將通商一事提上日程,就需要看聖上的能量能不能壓過這群文人,強硬打開通商口。而如何壓過?就需要聖上需要有自己的勢力,也就是所謂的天子門生。
思路全部暢通,周稚寧停下筆,將草稿紙上的墨跡吹乾,又開始看下一題。
邊境問題顯然很為朝廷重視,因此從第一題到第五題多多少少都和邊境有關,只不過是借古喻今罷了。
所以周稚寧寫思路時也十分流暢,並沒有多少卡頓。將用膳和休息的時間都算上,約莫兩天之後,周稚寧將五道題具體思路都寫了出來。等到第三天,她才開始把草稿紙上的東西一一謄寫到試卷上。
金烏從東來,又從西落。當日夜即將再度輪轉的時候,周稚寧在自己的試卷上完成了最後一筆。
圓潤細膩的館閣體使得整個卷面看起來乾淨又整潔,幾個鮮紅的戳兒昭示著她進度的神速。
望了一眼號房外,考生們還在埋頭苦寫。周圍除卻桌椅板凳作響的吱吱聲,便只剩下了齊齊的刷刷聲。
周稚寧不敢大意,將卷面來回檢查了四五遍,然後才小心翼翼地吹乾了未乾的墨漬,起身將卷子交給了主考官。
說實話,交卷這個過程對周稚寧來說就像是做夢一樣。
她就與這幾個穿緋紅官服的大官打了個照面,再回過神來時,她就已經站在了號房之外。
也是正好,號房外,春日裡夕陽美如畫,魚貫而出的考生們走在貢院內,髮帶飄動,身影被夕陽無限拉長,每個人的臉都是意氣風發的。而貢院外,家家戶戶都派出了接人的馬車。從老爺夫人,到小姐少爺,再到丫鬟小廝,沒有一個不翹首以盼的。
從他們臉上的笑,揮動的手中,周稚寧明白了一件事情——
她的寒窗生涯,似乎就快結束了。
第32章 馬甲不保 平江笑笑生的馬甲要捂不住了……
一結束會試,人生旅程就失去了一段目標,周稚寧站在書案前,居然也有不知該撿起哪一本經卷溫習的迷茫。她與陳穗和坐在客棧大堂內閒談時,發現陳穗和也是一樣。雖然殿試尚在眼前,可會試結束之後,他倆竟然都有著千帆盡過的感覺。
有此感覺的不止他們一人,有的學子在考完會試之後同樣忍不住放鬆起來,也不溫書了,只坐在客棧大堂內與一眾好友閒談。
「天南海北的俊傑之士齊聚京城,此時此刻,真是難以決出誰會為會元啊。」
「這哪裡有懸念?今年張峰雪下了場,會元一位非他莫屬。」
「是啊,張峰雪可是與趙徽、周明承和唐銜青等人齊名之輩。若不是在上一屆會試之時,他因感染風寒而高熱不退暈在號房之內,怕是早就考取功名為官去了,哪兒還會與咱們同考。」
「聽說張峰雪行文璀璨華章,詞彩華茂,能與趙徽比肩。」
說罷,這幾人搖頭輕嘆,一半是為了張峰雪實在厲害,另一半也是嘆自己青雲路漫漫,至今不知何處是歸途。
陳穗和咬了一口餅子,對周稚寧道:「他們說的倒沒錯,張峰雪這個人文章確實寫得好。往日考生們讀平江笑笑生正盛之時,還有不少人將張峰雪拿來與平江笑笑生相比較,以為二人不相上下。」
周稚寧默默點頭,面色略微凝重。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