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知那璀璨耀眼的青雲路背後,又是怎樣的波瀾詭譎呢?
周稚寧伸出手,隔著自己的指縫看向外面漫天星子。星光璀璨,將她的眉眼照亮,顯得格外柔美清麗。
*
也許這場萬人過獨木橋的戰鬥已經接近了尾聲,所以比起考第二場的時候,而今的考生們精神頭居然還好些。一個個都盯著捧試卷的胥吏,似乎都知道自己從今以後,是凡是仙,是天是地,都取決於這一張試卷上了。
這樣緊張凝重的氣氛,連監考官都不由為之側目。
一名緋紅官服的中年男人隔著竹簾看了眼左右號房,感嘆道:「明年此日青雲上,卻笑人間舉子忙。④幾位仁兄,此情此景,恰如咱們當年啊。」
其他兩位監考官也是頗為感慨。
一人捋著鬍子笑道:「時光飛逝,咱們如今也成老頭子了。」
「江山不改,人才迭出。不知這回會試,是否又會出個如趙徽般的人才啊。」
但趙徽這種人才,又豈是隨便出現的?
幾人都知是玩笑,也不在意,搖搖頭,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當天邊出現第一絲霞光般的晨曦的時候,有胥吏敲響了貢院旁的一口大鐘。浩蕩的鐘聲傳遍貢院的每一個角落,叫號房裡的人為之一震。
此刻,試卷已經拿到了手,最後一場戰爭的號角吹響了!
有人怕浪費時間,即刻動筆。也有人不慌不忙,先在草稿紙上寫大致內容。周稚寧拿到卷子後,就將整體題目瀏覽了一遍。
第一道題目問:「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于,其說未嘗不效論。」⑤
何為五餌三表?五餌是指賜給人「盛服車乘以壞其目」;賜給人「盛食珍味以壞其口」;賜給人「音樂、婦人以壞其耳」;賜給人「高堂、邃宇、府庫、奴婢以壞其腹」;對於那些降將,則要上位者表示親近拉攏,「以壞其心」。⑥
換句現代話說,五餌就是典型的糖衣炮彈。
三表則是指「以立信義、愛人之狀和好人之技」⑦,這三表是要求漢文帝應為天下表率,以懾服四海。
五餌三表的提出,是漢臣賈誼為漢帝對匈奴的分化拉攏獻出的計策,總體來說是具有一定實操性和前瞻性的。
那麼,朝廷為什麼要選擇把這麼一道題目,作為會試開篇第一題呢?這就不得不提到邊境。
自古以來,無論哪朝那代,邊境問題都是大問題。現代交通發達,邊境以外的民族哪怕沒有充足的物資還能花錢買。但古代邊境以外都是些遊牧民族,全是靠天吃飯,一旦水草不夠豐茂,或者是遇上天災,一點點的物資儲備根本不夠用。
所以為了解決物資的問題,不少遊牧民族的另一面都是劫匪。他們不斷的騷擾邊境百姓,搶劫物資供自己本族人使用。就是當今明朝也有類似的問題,甚至屢屢出兵都無法杜絕此類事件。因此,朝廷出這個題目,不僅僅是想考驗考生的思維能力,也是真的想得到一些實踐性內容。
其實就周稚寧看來,一切問題的根源都是「經濟原因」。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⑧,當一個民族的經濟不足夠支撐這個民族「懂禮節」,能「開化」的時候,那這個民族就一定是愚昧、野蠻和落後的。
如何才能讓經濟暢通呢?最常用的一個辦法絕對就是通商。
但周稚寧不是整個大明唯一一個聰明人,她能想到通商的辦法,別人肯定也能想到。那麼為什麼這個辦法沒能實施呢?
首先,群遊牧民族和大明長期結下仇怨,兩方互有人命債,所以互相不信任。除此之外,遊牧民族又常分為幾個部落,互相商量,不等於大明都聽從於皇帝,極難全部打好商量。往往跟一個部落約定協議之後,又是另一個部落前來劫掠,十分棘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