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算是路易莎作為現代人的習慣了,非常講究效率, 一件事總是希望最快看到成果。至於古典社會下,那種緩慢的發展方式——說實在的, 她已經算是受環境影響, 有一些『妥協』了,不然還會要求更快!
也就是在路易莎、紀堯姆他們的隊伍走了沒有半個月吧,幾個風塵僕僕、行商模樣的人回到了阿烏尼奧。比較特殊的是,他們其中領頭的並不是常見的男性,而是一個年約三四十,生的頗為高大結實的女性。
他們就是阿烏尼奧派去羅蘭西和近東, 偷取養蠶繅絲技術的『商業間諜』。不過他們並不是專業的商業間諜,這倒不是夏彭捷他們在阿烏尼奧就找不到幾個專業的商業間諜了,這上頭他們其實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說到底,養蠶繅絲很少有大工坊,尤其是養蠶部分,作為一個季節性的工作,更適合、也更常見的做法還是家庭經營。尤其是鄉間家庭,他們便於獲得養蠶必須的桑葉, 也更方便在從事農業的空閒時間,兼職做這個補貼家用。
在羅蘭西已經有好幾個絲織業重鎮的情況下,當地養蠶業發展的很快, 家庭養蠶繅絲遍地開花,根本無法做到『保密』。
所以,要弄到養蠶繅絲的各種技術,難度並不在越過重重阻礙去『偷』。而在於看到人家做,能記住多少,能觀察到哪些工序是重點難點,理解一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操作,到底是個人習慣,還是必不可少的關鍵……
因此派去的商業間諜,相比起做『間諜』的素質、經驗,更重要的應該是對養蠶繅絲本來就有一定了解。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理解、融會貫通自己看到的東西——譬如這些商業間諜中為首的這位女士,她的夫家姓勒布倫,即使丈夫已經死了,大家還是尊敬地稱呼她『勒布倫夫人』。
她原本只是阿烏尼奧眾多普通的紡線女之一,後來算是有一些機遇吧,再加上她聰明好學,嫁給身為織綢工的丈夫後,也學會了織絲綢,甚至成為了一位女師父——她的紡織技術高超,織出來的絲綢又快又好,迅速超過了她早逝的丈夫。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絲織業是新興行業,即使掙錢,規模上也只能說是紡織業的『邊角料』,女性成為『師父』並沒有引起男性紡織工的『警惕』……總之,結果就是,阿烏尼奧的絲綢紡織業是允許女性加入,甚至占據優勢地位的。
而且好像不只是阿烏尼奧這樣,羅蘭西的絲綢紡織也是這個業態……很難說,阿烏尼奧的女性絲織工人,在爭取自己在這個行業的平等勞動權的時候,沒有援引羅蘭西那邊的『慣例』。畢竟這年頭『慣例』就和法律一樣,說出來就很有分量,哪怕這是別的國家的『慣例』呢。
勒布倫夫人就是這種業態下的受益者之一,即使是女性,那也是阿烏尼奧最好的織綢工,在行內受人尊敬。過去試著養蠶時,她也參與了,而且摸索過程中,她養的蠶算是情況好的了。這次要派人去東方和羅蘭西『偷』養蠶繅絲的技術,夏彭捷等人也一下想到了她。
「夫人,歡迎回來……真是辛苦你們了。」見到回歸的勒布倫夫人等人,夏彭捷立刻迫不及待地進入正題:「那麼,你們這次收穫怎麼樣呢?我真希望能得到一個好消息——事實上,我們也有好消息要告訴你們,不久之前王太子夫婦駐蹕在阿烏尼奧,承諾了會扶持阿烏尼奧絲織業。」
勒布倫夫人得知這個消息也很高興:「那可太好了!早就應該如此了!這次我們在東方和羅蘭西可算是見識到了……實際上,他們的絲織業能夠興旺發達,一開始也離不開一些扶持,只靠從業者自己是很難做大的。」
「至於說『好消息』,這我可不能給您打包票。我們這一趟雖然見到了羅蘭西人春秋兩季是怎麼養蠶繅絲的,東方的紡織工坊又是如何運作的。但看到和做到,這是兩回事,這一點您應該最清楚了吧?」
勒布倫夫人之所以這樣說,就是因為之前阿烏尼奧摸索著養蠶,就是參考了夏彭捷等絲織業商人的說法——他們的說法則來自於他們在羅蘭西和東方採購生絲時看到的部分,以及對一些當地合作者說辭的轉述。
當時還覺得,養蠶繅絲不是複雜的事,有這些信息就夠了,最多自己再摸索一下。結果真的用偷取來的蠶種摸索養殖,才發現之前想的太簡單了。
「是的,我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選擇了您去做這件事。」夏彭捷知道對方說的是實話,在沒有養蠶繅絲成功之前,對方這一趟商業間諜之行是成功是失敗,都是說不準的。不過他還是根據勒布倫夫人的精神面貌,猜她應該挺有信心的。
有信心不代表就能成功,但不管怎麼說,這都是個好的信號。而且根據夏彭捷對勒布倫夫人的了解,她可不是個沒有把握就顯露出來的人。眼下她口頭上是不肯打包票,可態度已經能說明一些問題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