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個前提,路易莎漂亮的外表,以及其他光環才發揮了作用,讓注視她的人更多地看她、受她影響……簡直像是維納斯的金腰帶了。
「……殿下這樣幫助我們,我們應當再去感謝殿下一次。」夏彭捷思索了一番後,對自己的同伴們說道。當然了,他感激的意思是有,但更多還是想借著感謝的機會拉拉關係,多在路易莎面前混臉熟。在他的想法裡,哪怕未來沒有機會用上,能讓路易莎多記得阿烏尼奧絲綢一些,也是好的。
這種事當然不會有人反對,不過為了防止這樣謝來謝去,太子妃殿下覺得煩。夏彭捷這次就沒有帶人去求見了,只自己一個人,跟著一個阿烏尼奧的頭面人物去了行宮——這次接見的機會本來就是這個頭面人物的,夏彭捷想著自己跟著去不多嘴,自然不會惹得人家心煩。然後人家見完了,找個機會感謝就好了。
去的時候,一切按計劃進行。不過讓夏彭捷感到意外的是,他再次千恩萬謝之後,路易莎居然沒有立刻讓他退下,而是挺有聊天興致的樣子,讓他留了下來,一起一邊吃點心,一邊陪著說說阿烏尼奧絲織業的事。
路易莎把扶持阿烏尼奧絲織業的一些方法說給了夏彭捷聽,然後又說:「現在暫時就是這樣了,應該能幫助阿烏尼奧絲織業迎來一個蓬勃發展期……不要擔心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多了,就會擠占你們這些先行者的利潤,你瞧羅蘭西的絲織業迅速發展這麼多年了,有停下來的跡象麼?」
「織的絲綢越多,名聲越響亮,反而生意做得越大了!」
這是在讓夏彭捷這樣的絲織業先行者安心,同時也是一種預防。預防他們像此時很多行業的從業者一樣,習慣搞行業壁壘,自己上車了就不讓後來的人上車。相比起將蛋糕做大,然後分到更多,更傾向於減少分蛋糕的人數,因為覺得這樣簡單容易,還更穩定。
路易莎扶持阿烏尼奧絲織業的初衷可不是為了富幾個商人的,她是真的覺得這個產業可以做,能成為很多個家庭的生計的!
「……將來如果阿烏尼奧養蠶繅絲真的成功了,我再教你們一門技術,讓你們比羅蘭西的絲綢生產商更有優勢吧。」路易莎說著說著,忽然想起了一個『大殺器』技能,但沒有直接說出來,只是當一個魚餌吊著。
這可不是她在唱空城計,而是確有其事的,她是想到了一個明清時期才流行起來的技術『烘繭法』。
不可否認,養蠶繅絲其實是一個非常『殘忍』的過程。
它需要將『上山』的蠶寶寶放到水中去煮,殺死其中來不及破繭的蠶,因為養蠶就是為了蠶繭,絕不可能等蠶『破繭成蝶』,破壞蠶繭的品質——蠶繭就是蠶絲,還需要專門的人將其繅絲,方便紡織用。
養蠶是春夏兩季的事情,秋冬沒有桑葉,自然也就養不了蠶——其實也可以在餵桑葉之餘,餵一些雜樹葉子(當然,也不是什麼雜樹葉子都可以)。但這樣的話,一來一些選育特化過的蠶寶寶可能不願意吃。二來,就算蠶寶寶願意吃,也會影響蠶絲的質量。所以能餵桑葉肯定還是餵桑葉的,除非不想要蠶絲了。
這些都很好理解,但這樣問題就來了。古代那些紡織作坊,難道秋冬就歇業了,機器放在那兒不管,織工們也放她們回去,等到來年養蠶繅絲了再來?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或者是趁著春夏時大量取繭,等到過了季節,再用之前得到的蠶繭繅絲織綢?
這聽起來是個很好的解決方法,但實際過程中就會發現行不通。各地的桑蠶吐絲結繭就集中在那幾天,而結繭之後需要有經驗的蠶娘照看,想要得到優質的蠶絲,取繭的時間卡的是很死的!不能太早,也不能太遲。
而就算不要最優質的蠶絲,只求得到普通的蠶絲,也有時間限制……幾天之後蠶寶寶就要『變成蝴蝶飛走了』!到時蠶繭就徹底不能用了。
所以摘蠶繭註定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工作,養蠶太多的結果往往是短時間之內,根本無法完成取繭的工作——養蠶基本都是一家一戶經營,就算辛苦一些,可以多養些蠶寶寶。取繭的時候也不是辛苦一些就來得及的了,實在是一個人多生出一雙手都取不完!<="<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