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世紀女領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弗蘭哥尼亞公國的宮廷在『法蘭』,而法蘭離普法爾茨真的很近,只有大概40公里左右。更重要的是,兩地都在普法爾河畔,走水路真的飛快——『普法爾茨』這個地名,就源於他位於普法爾河與萊茵河交匯處。

弗蘭哥尼亞公爵和巴爾扎克伯爵關係的確很好,這方面有地緣上的原因,也有親戚關係起作用。巴爾扎克伯爵和弗蘭哥尼亞公爵,兩人算是表兄弟關係,他們的母親出自一個家族,是堂姐妹來著。

真的,以此時貴族聯姻狀況,路易莎絲毫不懷疑,她今後走哪兒都能遇到親戚,無非遠近而已。

「是啊,是得感謝公爵……不過,也只有一部分人能去法蘭過冬吧?多數騎士還是得冬天返回布魯多。」路易莎搖了搖頭,沒有說更多。這倒不是怪弗蘭哥尼亞公爵,人家一個宮廷,能招待的人也有限。聽說還不止是邀請了巴爾扎克伯爵去過冬……

「只能說沒辦法,誰讓我們的『羅馬皇帝』陛下早不駕崩,晚不駕崩,偏偏8月這個尷尬的時間駕崩呢?」路易莎最終說道。

慕伯漢國王,或者說『羅馬人的國王』,又或者說『羅馬皇帝』……總之就是那位,今年8月去世了。這樣慕伯漢的4位世俗諸侯和3位宗教諸侯,就趕緊聚集在了一起選國王。因為強大諸侯勢力均衡,教會方面也不想選個強力的『羅馬皇帝』,多方妥協下,還是前國王的兒子繼位。

雖然是『父死子繼』,但這並不是家天下,是諸侯們妥協下選出來的。而所謂妥協,其實就是各方都不滿意的意思——如果有一方或者幾方非常滿意,那就意味著該有人非常不滿意了。所以成功的妥協,本來就該是以所有人的『罵罵咧咧』收尾的。

這沒什麼,總之這件事就花了1個多月。就這,還算這次分歧不多呢!大家基本是坐下來開了幾天會走流程而已。然而饒是如此,也是9月中旬才忙忙碌碌出發,邀請國內外貴族參加普法爾茨舉辦的降臨節慶典,同時見證一下慕伯漢國王的登基吧。

「8月算什麼尷尬?就不能等明年春天繼位?比如『聖靈降臨節』就是很好的日子,那時候氣候溫暖明媚,最適合舉辦大型慶典了。不過就是我們這位新的『慕伯漢國王』等不及了,看起來他只想快點兒加冕。」海蓮娜滿不在乎地說。

的確,路易莎還是『華夏人思維』了。按照華夏人的慣常想法,覺得8月份老皇帝死了,9月份決定好了新皇帝人選,那肯定是儘快登基啊!『國不可一日無君』,拖到第二年算怎麼回事兒?而且遲則生變,誰知道期間會發生什麼?

而9月以後,最適合的日子就是降臨節了(降臨節和聖靈降臨節不是一回事,後者是初夏時的節日)——一方面,舉行慶典的節日得是重要的宗教節日,一些邊角料小節日不行。另一方面,還得給貴族們留出花在路上的時間呢!

但她順著海蓮娜的說法再一想,又覺得是啊,老皇帝8月駕崩算什麼尷尬?如果不是有什麼特殊狀況,各大諸侯頭頂上沒有皇帝、國王,也一樣能維持地方統治。而且過去慕伯漢有過近二十年沒有國王(皇帝),看著也挺好的……自有國情的嘛。

海蓮娜還在繼續說:「畢竟這位新的『慕伯漢國王』,對了,他還沒決定自己的稱號對嗎?總之就是他,他今年都51歲了,不抓緊時間繼位,誰知道還有幾年呢?」

「是的,還沒決定自己的稱號,不過『魯道夫一世』是最可能的稱號了,畢竟他就叫『魯道夫』。又不是聖父,決定稱號很少不用自己的名字的。」路易莎想了想說。

此時皇帝、國王們的稱號,基本都用自己的名字,然後往上數,看這一系的統治者有幾個同名的,然後就是XXN世了。教皇則不太一樣,不少都不用自己的本名,而是會選擇一個過去教皇的名字。從這個選名,大家就能看出這任教皇是以哪位教皇為榜樣,要哪種執政風格了。

「51歲的確是……聽說他的身體也不好,飽受痛風困擾,只不過沒有我們瓦松的國王中風那麼糟糕。」路易莎想想也是,這位估計是想趁身體還好的時候趕緊繼位,多過兩年當國王的癮。以他的情況,或許一兩年後就算活著,也有心無力了。

也就是加冕『皇帝』得在加冕為國王后,不能同時進行不說,還得專門跑一趟羅馬教廷進行儀式。不然路易莎估計,這次也是要一起儘快辦了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