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世紀女領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康奈爾騎士其實並不知道麵包烤制的過程,但並不妨礙他在路易莎授意後,照本宣科說明『烤盒』的好處。

此時普通人吃的麵包,大都是一種臉盆大小的圓麵包,再不然就是一隻手臂長短的粗棍形麵包。但不管是那種,都比較粗糙、耐放。這大概是因為農村的人們難得去一次烤麵包房,往往一次性會多烤一些,而這就要求麵包本身要耐放了。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會把麵包做的很大、很緊實,都是為了減少和空氣接觸面積,利於保存。還會烤得更干,即使達不到餅乾的程度,也比較干硬了……但其實,城市生活並不需要這種麵包。

不同於鄉村麵包房,一般是一家一戶去烤麵包,一次烤夠自己家一段時間要吃的。麵包房嚴格來說是個烤麵包的地方,賺得是場地費、工費,而不是賣麵包的錢。城市麵包房卻是在賣麵包的,除非是麵包價格不穩定的天災人禍時期,不然市民都是吃多少買多少,多的話也就是買最近一兩天吃的。

這種情況下,根本不必為了耐放而犧牲麵包的口味,弄得大而緊實,還那麼干硬。

即使此時的人們食量比較大(畢竟主要靠主食攝取能量),烤盒烤制出來的磅麵包也是足夠的。實在不夠,多買幾條也該夠了吧?

而一旦越過作為主食的麵包,只能是大圓麵包、粗棍麵包這個思維定式。城市麵包房開始主要提供長方形麵包(切片後就是吐司片了),市民們的生活幸福感就會有一次巨大提升——說實話,大部分人吃的那種大圓麵包、粗棍麵包,真的談不到多好吃,吃它就是為了活著而已。

雖然,對很多人來說『活著』已經很難了,吃的東西連為了『活著』都談不到……

麵包師兼麵包房老闆們(此時大多身兼兩種身份),互相看看。一邊面對一旁定海神針一樣旁聽的路易莎郡主,不敢說出什麼反對的話。另一邊,又實在鬧不明白,路易莎郡主怎麼管起他們麵包師怎麼烤麵包的事了,難道是打算賣他們這種烤盒,好賺一筆?

呃,『賣』太奇怪了,不像是領主老爺們會做的事。或許是收稅呢?集市上要用領主提供的標準量具,就得花一次錢,這是一種稅……現在,路易莎郡主是希望大家用她提供的容器,按照標準製作麵包,從而設立一個新稅種嗎?

麵包師行會在每座城市中都非常重要,他們或許不如其他行會有財力,但因為關係到整座城市吃飯的問題,一向是市政府和領主重點關注的。不過,市政府和領主主要關注的是麵包價格、麵包質量,要確保麵包價格不會高到市民吃不起,也不能過於以次充好。

畢竟是吃進嘴裡的東西,實在不行,肯定是會鬧的……此時城市暴動往往就因為這些事而起。

面對大家有一些遲疑的神色,還是麵包師行會的會長站了起來:「放心罷,先生們!這是一件大好事,你們跟我來……路易莎郡主這主要是為特魯瓦城的市民們好,見他們吃的麵包太粗糙了,才有這樣的想法。」

為了順利推廣『烤盒』,肯定是提前和麵包師行會的會長打過招呼的。有他這個行會自己人說話,其他人才放下了一些戒心——雖說,會長其實不太理解,路易莎幹嘛在乎市民們吃的麵包太粗糙。之前的麵包又不是不能吃!很多人還吃不到,只能吃麥粥呢!

這種麥粥可不是後世想的那種,乾乾淨淨、軟軟糯糯的粥。此時窮得只能吃麥粥的人,一般只會手舂石臼,稍微加工一下,甚至完全不加工,直接帶殼煮麥。

喇嗓子的麥殼,曬麥時混進去的砂石灰塵,混在一起煮,進食本身就完全成了一種折磨。

對於這些疑惑,行會會長只能心裡解釋為路易莎郡主是大貴族嘛,高高在上,不知民間疾苦。來到特魯瓦城,看到城市裡的市民吃那種大麵包、陳麵包,就覺得太粗糙了,出於同情就打算在麵包師中推廣烤盒和新式樣麵包。

只能說,過程錯了,最後的結果倒是對的。路易莎很大程度上確實是同情此時的平民的,只不過她也做不了更多,也只能做做這種不花錢就能改善他們生活的事了。至於更多的事,還是等她當上布魯多領主再說吧。<="<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