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大官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七百三十九章 天高地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趙禎不太明白:「陳卿家快快請起,你有何罪?」

陳初六回到:「臣在外勸退士子時,向士子許諾,寬恕他們的過錯,凡請命的士子,包括其中有煽動、慫恿的為首之人,一概不再追究。還請陛下網開一面,放過士子們,治臣矯旨之罪,臣願一力承擔。」

「你……陳卿家,你乃是朕親口任命的欽差大臣,你的話,便是朕的話。雖有一些越過,但也是無奈之舉。」趙禎頗有些犯難,道:「這該如何是好?煽動、慫恿之首惡,實在可惡,若不除之,恐有下次。若是處置,朕豈不是言而無信了?」

趙禎看向王曾、呂夷簡:「你們二位以為此事但如何處理?」

王曾輕嘆一聲,回到:「民無信不立,君無戲言,陳知應為天子欽差,已經許下了諾言,那士子之過,便不宜追究了。偶有宵小之輩得免,亦不誤陛下收天下士子之心。」

呂夷簡聽了,回到:「王相所言有理,但圍堵士子中,多有國子監的人。國子監祭酒雖然請辭,但此事有他治理不周之過,可准其辭官,不予挽留,致仕不加官,再罰數金。至於陳知應,雖然勸退士子有功,但仔細思來,此功不足以抵償其過。便暫時免其本兼各職,待吏部、蘭台、有司商議之後,再定其罪責。」

眾人不由心道,這個呂夷簡還真是狠啊,竟然絲毫不留情面。仔細想來,他到底和陳初六有什麼仇恨?此刻陳初六卻是恍然大悟,難怪有那麼多人落井下石,牆倒眾人推,原來是呂夷簡在默默支持。至於呂夷簡為何要默默支持,陳初六猜不出全部,也猜出來了個七八分。

張士遜出事之後,相位便少一人,呂夷簡是最佳人選。這個時候,他會提前掃清一些政敵,為自己清理道路。但陳初六不是政敵,那麼這就只有一個可能了,他這是投名狀。太后許諾他為相,但在此之前,必須要先弄走陳初六。讓陳初六離開汴京,朝廷上早有這個風向。

倒是趙禎,不明其中原因,又沒辦法替陳初六開脫,以為陳初六真受了極大委屈,眼睛有些濕潤,滿是不忍道:「就依呂參政的了。」

陳初六緩緩將自己的帽子取下,放在一旁,叩謝之後,出了偏殿。極目遠望,只見天高地迥,宇宙無窮!

偏殿上眾臣議事,很快散去了,趙禎亦是無精打采的離開。呂夷簡來到後殿,太后在這裡等他,道:「這個陳初六,還是出乎意料。」

呂夷簡無奈地搖搖頭:「他處處留了心眼,好似未卜先知一般,臣實在沒辦法,只好拿罪名硬往他身上靠。他那一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言論,差點讓臣沒有狠下心。」

「不狠不行,天子年幼,軍國大事,不能交給他處置。朝中不太平,北方還有一樁大患在,哀家不能放心還政。若陳初六在天子身邊,天子必定權欲漸增,到時候禍起蕭牆,哀家恐怕都不能善終。沒辦法,只好先委屈他了。」

「太后,臣以為可再緩兩日,至少等重啟會試之後,方能對陳初六做什麼。」呂夷簡頓了頓,又道:「臣有一種感覺,陳初六好像已經察覺到了,而且還在極力配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