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作之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芸香被二奶奶賣出了容府,及後一兩年又歷了些悽苦,輾轉來了安平縣,生下冬兒之後,被陳氏夫婦收留。陳氏夫婦是做紙紮的手藝人,閒時還會去官道旁擺小攤子賣麵食,生活無憂,只年過半百,膝下無兒無女。感念夫婦倆對她們寡母的照顧,芸香認了陳氏夫婦為乾爹娘,讓冬兒隨了陳姓,將來為他二老養老送終,也是這一二年才安穩下來。

沒想到容家敗落,從潤州搬來程川,偏生還在這安平縣落腳。芸香不由得想是不是真如臘梅姐說的「冥冥中自有定數」,命中注定她與容家的糾葛還沒有完。

容家給過她安穩的日子,大爺也好,老太太也好,真心待她好過,雖然後來被容家賣了,但她並未記恨過容家,只是覺得命運弄人罷了。她如今對容家之人不念不怨,唯一難捨的記掛,就只有她生下的那個孩子。

她當年糊裡糊塗地替人生了孩子,自己未帶過一日,孩子尚在襁褓中她便離了容府,老實說,與那孩子原也沒什麼太多的感情,只她後來有了冬兒,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真真正正做了娘了,才愈發惦記起那個孩子來。雖也說不好能不能算是她的孩子,但畢竟是她身上掉下的骨肉,算來如今也有五歲了,不知是什麼模樣,怎樣的性情,這些年過得好不好。

芸香思量了兩日,覺得既然在這安平縣遇到了,也終歸躲不過會有見面的一日,與其假裝不認識或畏首畏尾地躲著,倒不如大大方方地去見。

她把心思與陳氏夫婦說了,兩人也都支持,陳張氏更道:「是了,大大方方去見就對了,你沒做什麼對不住他們家的事,問心無愧。若真是論起來,倒是他們對不住你,咱們何必要躲躲藏藏,你這次去了,或是能見著你兒子。」

芸香道:「我此番去也不為認親,只說來到底是舊主,終歸還是去拜一拜的好,倘若容家現在還若從前那般排場,我去與不去的倒在其次,只容家如今落了難,我若佯作不識,倒讓人覺得人情冷暖,寒了人家的心了。當年若不是容家收留,我險就被那人伢子賣進煙花柳巷,我在容家那些年,容家上下也待我不薄,縱是後來被遣出府,也只是那位二奶奶的算計,並不怨容老太太和太太,甚至再深說下去,又有哪個女人是真心愿與旁人共侍一夫的,那二奶奶怨恨我也能理解……」

陳張氏嘖了一聲:「你啊,就是心太實,太善,總是記著旁人對你的好,不記恨人家對你的惡,怨不得總讓人家欺負……」

眼見著陳張氏這話要帶出舊事來,陳伯打斷道:「你這話說得不對,人心向善是正理,芸香若不是這樣知恩圖報的實心眼兒孩子,又哪能和你這麼投緣,哪來的你們這母女的緣分?你又哪兒來冬兒這麼個大孫子?」

芸香笑笑,陳張氏也嘆笑一聲,輕輕拍了拍摟在懷裡睡得正香的冬兒。

芸香的目光也隨之落在冬兒臉上,有些忐忑地道:「我只不知這樣去了對那孩子好不好,之前和臘梅姐聊天時也沒深問,不知他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知不知道有我這麼一個人,我是想見著,又不敢見著他,怕他過得好好的,我貿然擾了他的安寧,反而不好。」

陳張氏道:「有什麼不好的,你是他親娘,天下哪個孩子不盼娘的?」

芸香並未把自己當年被借屍還魂的事告訴陳氏夫婦,是以自己與這孩子的微妙關係也難以言說,只道:「話雖如此,只心中難免惴惴不安。」

陳張氏又安慰了芸香幾句,陳伯道:「你們娘兒倆這都是後話了,這回去了未必就是認親,人家家裡的態度咱們也不清楚,想也不會讓你輕易見著孩子,咱們現只管走一步看一步吧。」

芸香道:「爹說得是,見不見得著的……我只盼著容家好,那孩子也就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