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償命團建遊戲[無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凌嘉也聽到了對方說的話,她心裡暗暗一驚,下意識看了另外一隊一眼。她看出來,另外一隊的女隊長眼神流露的並不是十足的自信。

她做選擇在自己之後,凌嘉還以為她很有把握。然而不是,她能看出來對方有所猶疑。沒有選擇跟風,證明她有理智和獨立思考的自信,這是值得敬佩的。

兩支隊伍有不同的選擇,那麼就會有兩種結果。凌嘉忐忑不安,但在快速重複地捋過一遍思路之後,她的擔憂逐漸減弱。

和之前在祠堂磕頭一樣,並不是所有事件,都要看村民怎麼做,然後跟著一起模仿。更重要的是分析村民行為的由來,或者民俗形成的邏輯。

村民之間互相潑血的場面很亂,什麼潑法都有,有潑向別人上半身的、潑向別人下半身的。也有村民朝玩家們潑過,均上下都有。甚至會甩到人的頭上。

兵荒馬亂的短暫時間裡,凌嘉注意到,這些NPC在朝別人潑血的時候,口中都會發出嘰里咕嚕的說話聲。向上潑時口吐固定音節的四個字。向下潑的時候說的話長短不定,表情也不一樣。

表面上看,年紀輕者向年長者潑大多是潑向下半身和腳,但是這些潑人的人,表情都很認真。反觀朝上半身潑的人,一般都會露出較為慈祥或者友好的笑容。

注意到這一點,凌嘉立刻意識到,兩種不同方式有不同的寓意,並不是像之前一樣,與年齡、性別掛鉤。

像這種少數民族獨有的活動,往往有它特殊的意義。比如祈福,是在向上天或者神明供奉所獲的同時,祈求庇佑或者賜福。這是一種「給」與「求」。

之所以會聯想到這個,是因為凌嘉看到村民向人灑血時露出的笑容,覺得很像是那種做善事時不經意間流露的友好。這讓凌嘉不得不深思,向別人上半身潑血所代表的含義是什麼。

時間太短,語言不通,她沒有辦法推導出準確的答案。

對比來看,當村民向別人下半身潑血的時候,不僅表情沒有前者輕鬆友好,口中說的話也長短不一。

她一瞬間聯想到了村民在朝木架跪拜時的表情和話語,如出一轍。大膽推測,難道向下潑血代表著,在向另一個人索求什麼?

結合玩家外來遊客的身份,凌嘉最終做出的決定是,讓姜崎試驗,向上潑血是否是她們的身份應該做的事。

結果另一支隊伍做了與她們相反的決定,最終結果如何,令人揪心。

第74章

因為不確定該怎麼做,凌嘉她們小隊按順序,輪到姜崎先示範嘗試。隔壁隊伍也沒有十足篤定全員同時行動。

在兩名作為先鋒的隊員有所行動後,幾乎是手勢剛出去, 守在一旁的鐮刀人就氣勢洶洶地朝玩家衝過來。十個人的心臟, 瞬間全都提到了嗓子眼。

兩支隊伍全都只剩一次機會,猜錯了民俗,不僅隊友受傷,隊伍也會被扭送去下一個村落。之前被送走的兩支隊伍,有一隊已經再次滿了三次錯誤,去了第三個村落,犯錯一次,但綠燈還亮著,五名玩家還活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