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殿外有宫人疾呼,沈知蕴提笔蘸墨的手略微一顿,面色几无变化,余婉看了眼沈知蕴,得她首肯,方徐徐后退,走出殿外,从鹿池一路跑来的小黄门抖如筛糠,见到余婉便双腿一软,跪倒在地,边抹着汗边泣不成声。
余婉立即厉声道:“究竟发生何事?好生道来!”
那小黄门嗓音沙哑,伏身直哭:“昌邑王死了……”
昌邑王,便是自请禅位,被沈令仪安置在鹿池的废帝,沈绪。
作者有话说:
上卷end
-----
感谢在2023-08-07 02:52:59~2023-08-09 22:51: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浅水炸弹的小天使:胖太先生 1个;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胖太先生 2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胖太先生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coopy、小虾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胖太先生 44瓶;林子涵 25瓶;小虾 20瓶;二八一十八 15瓶;@璇乂 5瓶;洛神眼中漪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 为谁风露立中宵 ☆
第71章 交锋
鹿池是大绥的囚人之所, 所囚之人譬如德不配位的储君,譬如不臣不悌的王室,囚期或长或短, 一辈子再无法踏出半步,老死病终在鹿池的也不是没有。
自禅位后, 昌邑王便迁到了鹿池居住,因对外称其乃“闲居”, 并非被囚锁, 是以宫女内侍与一应生活所需仍依据王位尊次配给。
这事属于宫廷杂务, 划归内侍省,昌邑王身份敏感,他的所谓王位又是个虚衔,根本没有依据可供参考, 新朝初立, 魏郊忙得不可开交, 那分管的太监不敢叨扰他, 自己又拿不了主意,很是焦头烂额了一阵。
好在不久后有了转机, 陛下授意,昌邑王迁居鹿池一事由宗正寺接管,内侍省从旁协助即可, 他得以将这烫手山芋给丢出去, 这才舒了口气。
宗正寺是九寺之一,掌管皇族事务,看似清闲衙门, 其实经管的人与事都很棘手, 俗话说得好, 清官难断家务事。
大到天子册立皇后的礼仪,小到邦国贡品发多发少,都在宗正寺的职务范围内,前者依照礼制去办即可,像后者这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是最让人头疼的,稍有不慎便会闹得不可开交,堂堂亲王公主,甚至可以为了一条狐狸围领吵到御前去。
宗正寺卿沈淳如是先帝的幺妹,沈令仪的姑姑,昌邑王则是她的侄孙。身处其位,少不得被人拉拢,但她素来不喜党争,也因处事公允,宽和待人,留有些美名。
陛下将昌邑王移交给宗正寺处置,无疑是在向外面传递一个信号,昌邑王是她的侄子,这件事情是家事,旁人就不要多管了。
再想想沈淳如的为人,昌邑王必然不会被苛待,那么另一层深意也昭然若揭——
陛下初初即位,人心浮动,她需要昌邑王好好活着,以免宗室杯弓蛇影,人人自危,为了自保铤而走险,给她制造不必要的麻烦,以免有心之人借机煽动舆论,生起事端。否则内外夹击,她焉得喘息之机来徐徐谋划,坐稳帝位?
沈淳如自然也体悟到了这层深意,昌邑王昔日为帝,身边贴身侍奉的宫人最是熟悉他脾性喜好,她将这些宫人原模原样地送去了鹿池,供其使唤,只要不提离开鹿池之类的无理要求,昌邑王所求她无不应允。
此外,为谨慎起见,她偶尔得空会去探望昌邑王,还命人七日一报,详细叙述鹿池平日发生的大小事,推敲有无可疑之处,以确保昌邑王的安全。
千防万防,却没想到还是出事了。
昌邑王中毒身死,鹿池一众宫人被三司乃至玄鹤卫轮番提审,巨大的恐惧笼罩在头顶,兼之无穷无尽的刑罚逼供,终于有一宫女俯首认罪,却无论如何也不肯道出幕后指使者,一口咬定是她个人所为,问她原因,憋了半天又说不出来。
这叫人如何信服?
于是接着审,却没想到她突然死在了牢中,线索断在此处,成了一桩无头悬案。
昌邑王是宗室成员,是以宗正寺无权鞫讯,却可以在旁听审,事发至今提审数次,沈淳如从无缺席,沈令仪问起,她便将自己所知所见一五一十道来。
“那宫女眼含热泪,几次神智涣散,似有话要言,却又似乎有什么更要紧的事,逼着她坚定意志,咬紧了牙关,宁死不肯供出背后主谋。”沈淳如说到最后,抬眸看了眼玉阶之上的女帝。
说来巧得很,沈令仪回宫与那名宫女畏罪自尽竟是前后脚的事,巧得像是她使人暗中动的手脚,这样的流言已在朝野散开。
沈令仪听沈淳如这么说,迎着她投来的目光,都快气笑了:“姑姑莫非也觉得是我所为?”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