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逃王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越走越近時,那崔遲景似是低聲說了什麼,扶在阿湄腰上的手輕輕向前推。

鄭伊湄走出幾步,不自覺地張開雙臂。

岑璠抱住她,耳邊有一句祝語,如臨春風,似將風雪全都化開,「祝皎皎生辰吉樂,歲歲年年,順遂無虞。」

岑璠輕輕點頭,退開一些,仔細看了看她,懸著的心似終於落了下來。

鄭伊湄也多看了看她,注意到她身上的玉佩,眨了眨眼。

岑璠也察覺到她的目光,掃向她的腰間,發現她帶的那塊兒玉佩,正是她送與她的那一塊兒。

兩塊兒玉佩雖然不太一樣,可大抵是相似的。

兩人的目光都注視一瞬,而後移開,似無事發生一般。

可這些反應,都落在了元衡的眼中。

第79章 鄭氏腰上別的那塊兒玉佩,……

元衡沉默,不曾有一句問話。

他注視著兩人,冷風吹過,仿佛吹乾澀了雙眼。

漸漸地,連嘴唇都被吹得麻木,嘴竟是張不開。

他的眼睛盯在那張玉瑩塵清的面容上,眼底布有血絲,緩緩移向兩人腰間相似的玉佩上。

許多事,許多變故,許多因果,似乎都這樣悄無聲息被串聯了起來……

所有遺憾還有不甘仿佛被這些因果關聯詮釋完整,可帶給他的並不是清醒,而是更多的迷茫。

仿佛一切信念都被摧毀一樣。

他喉嚨滾動,似在獨自吞咽什麼,心中泛起一陣陣苦澀,可聲音也被這些酸苦都堵住了。

不似從前的一次次短暫的痛楚,仿若風捲殘雲,河壩決堤,渾身的力氣都在一瞬間被抽去。

他呆呆站在那裡,仿佛周圍都黯淡下來,一切聲音都被吞噬,一向銳利的眼睛變得無神灰白。

兩人還有說不完的話,鄭伊湄打開袖中藏的錦盒,裡面是一隻白珠玉蘭簪。

岑璠微微低下些身,倒也沒有什麼身份上的顧慮,由鄭伊湄親自為她戴上那支簪子。

周圍的歡愉中夾雜著寂靜淒冷,可她目光未移,牢牢注視在眼前的另一個女子身上。

那正在獨自吞咽的痛楚,連一點都不曾被察覺……

也只有崔遲景在旁觀之餘,看了眼晉王,似察覺到他情緒的反常,問了一句,「殿下怎麼了?」

元衡回過目光,眼中閃過的一絲狠意收了起來,轉而眼底卻又泛起一陣酸澀。

他本能掐緊了手,手背暴起青筋,抑制住那種感覺,道:「無事。」

崔遲景便也沒多問,覺著這麼繼續站著也不妥當,將兩人請進院子。

那方小院處處透著生機,小院中有一架鞦韆,還有專門烹茶的地方,小潭旁的一棵枯木尚不算高,潭中的殘荷皺成一團,卻不顯蕭瑟。

兩人還未成婚,分房各自住一間屋,鄭伊湄帶她進了自己的房,吩咐人煮上了茶,端了些平城才有的乳酪糕點。

如今跟在鄭伊湄身邊的人,除了那些從鄭氏帶來的護衛,其餘都是晉王安排來院子伺候的人。

當初她報了必死的決心來,出門前便是沒有告訴蒲菊,她知道鄭氏也被很多眼睛盯著,讓蒲菊再來平城也不妥。

屋內的婢女上完茶,鄭伊湄便讓人都下去。

岑璠問道:「這些日子在平城住的怎麼樣?可還習慣?」

鄭伊湄道:「比起洛陽是冷了些,不過圖得清淨。」

岑璠嫣然輕笑,「打算什麼時候大婚?」

鄭伊湄道:「臨走的時候,父親曾經派人送信於我,鄭氏受崔氏一案牽連被盯得緊,我們想等局勢定下來後再大婚,到時候請父親來平城。」

岑璠覺得這樣也好,一門婚事若是能得到親友的祝福,自然是再好不過。

她道:「前些日去洛陽時我們去見了鄭老家主,你放心,他的身子很好,幾位鄭氏公子也都在洛陽。」

鄭伊湄不由想到往年還在鄭家時過年的情形。

那時每年洛陽都會燃起璨亮煙火,上元節不去宮中,就會陪她去街上猜燈謎。

在這平城有他,過年時他們去村子裡買了爆竹桃符,一起做了團圓飯,但到底過年冷清了許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