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弱昏君,但萬人迷[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太后勾結佛彌教謀害王上之事由丁放擊登聞鼓承奏, 證據確鑿,已交由大理寺和刑部共審此案。」

「昔年赤焰之案系太后和趙家陷害忠臣。」

「王上為天下萬民、三萬英魂於奉神台依法滅親, 氣急攻心,現已回宮休養, 不見外臣。」

「太后身後之事, 等王上親自安排。」

「今日凡在欽天殿之人,若管不好口舌,本王親自替他保管項上人頭!」

南榮宸自入東宮之後便心憂大業,他沒能進紫宸,都能得知阿宸為國策宵衣旰食, 辛苦得緊。

臨越國運如何, 天下如何, 他本都當成流血漂櫓的幾場大戲, 可阿宸憂心臨越, 他只能鞍前馬後。

如此,南榮宸方可安坐御台,與他百歲無分別。

阿宸會安然無恙回到他身邊。

赤焰軍早就看不慣南榮顯罔顧人命的做派, 只當肅王張口閉口「腦袋」是在發瘋,王上都失蹤了,暗中搜尋能尋到個什麼?

他們靜待主帥陸攬洲的軍令。

陸攬洲抬頭看向奉神台上一片糊著黑灰的殘垣,帷幔木器已經燒成灰燼, 其中只有數十枚雲子完好如初。

奉神台上的烈火不尋常,足足燒了三個時辰,百般難滅。

但如今另有要事, 不論南榮顯所謀為何,他方才所言有理,臨越不能亂,「依肅王所言,違令者軍法處置。」

「另,神使閉關多日,」他每說一字,心中就多燃起一份分希望,也更多一分害怕,他不該下奉神台!

「杜桓,去請司命,一同迎神使出關。」

神使?對,神使,南榮顯從奉神台下幾步邁下,走到陸攬洲身前,聲音冷沉,「陸攬洲,你借王上的手殺太后,為赤焰軍雪冤,其後用了怎樣的手段,你心裡清楚。」

「過去這麼些時日,本王將上京那些老狐狸的家底都抄給你,你本該呈上刑部與大理寺,王上於明堂之上幾筆就可斷你那案子。」

「太后死在哪處都不會牽累王上,」他頭上金冠在日光下淬著寒毒,「你害了阿宸這樁事,本王日後再同你算,現下帶著你的舊案滾去勤政殿。」

陸攬洲一身銀甲亮徹白日之間,其上儘是在戰場滾了數遭的血腥殺伐,堂堂一軍主帥被當場這麼斥責,眉深眼重,氣勢冷冽。

杜桓緊握手中長劍,赤焰軍和城防營再次對峙當場。

甲光向日、金麟將開,回來復命的赤焰軍斥候不自覺地滾了下喉頭,頓住腳步。

萬分焦灼之時,陸攬洲終於開口,「本將軍自會向王上請罪,肅王昔日所行,本將軍也助王上一一討回。」

斥候壯著膽子上前,他萬萬擔不起誤事之責,「襄王持王上聖旨,以儲君之名攝政。」

他朝赤焰軍多靠向一步,離南榮顯要多遠有多遠,才敢開口,「襄王下令,文侯蕭元傾和肅王南榮顯勾結謀害太后和王上,即刻擒拿。」

「此時襄王正趕來欽天殿,請神使出關。」

陸攬洲和南榮顯各退後一步,對視一眼,雙雙忽略「儲君」和「聖旨」——

火起之時只有南榮承煜也在奉神台,他能撿回條命,南榮宸定然是別有謀劃,肯定不會有事!

南榮顯再次看向陸攬洲,心頭的欣喜幾乎壓不住,「本王在此處等著南榮承煜,陸攬洲,本王和王上給你最後一次機會,滾去勤政殿扶正南榮承煜那賤種顛倒的黑白。」

陸攬洲遙遙望了眼奉神台,終是持劍轉身,步履身姿如獅虎信步待獵,「杜桓,代我去迎神使出關。」

他與南榮顯擦肩而過,接上一句,「若神使今日能出關,務必將神使所言,一字不漏地記下。」

勤政殿在皇城之中,此為進宮探查的不二機會。

杜桓拱手領命,多年共戰多有默契,他聽出陸攬洲沒說出的話,要盯緊南榮承煜和南榮顯。

天子在欽天殿正殿養身,神使在其側的攬星閣閉關卜算。

南榮顯邊走邊朝司命冷嗤,「世上有無巫神尚未可知,王上和本王願意信,神使才是神使。」

「拆去欽天殿用不了一日。」

先帝當年三日之內屠盡周朝傳下的佛彌教,他這做兒子的,哪能輸。

神使又如何,還不早就為了能掌欽天殿投入他麾下。

司命一襲白衣不染塵埃,是方圓三米唯二的物外之人,眸光淡漠,「神使入攬星閣聽巫神之命,何時出關皆由巫神來定。」

身後的侍從捏了把汗的同時暗嘆一聲「師父在強權面前不卑不亢,司命之位當之為愧!」

南榮顯輕慢一哂,欽天殿這群神棍,過了多少年還在故弄玄虛,當年三年兩語一紙卦詞一場異端,就讓他那肅王爹視他為不詳煞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