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十年代軍工大院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兩口子提著半筐柿子和大棗,抱著孩子上門的時候,姥姥姥爺和大舅媽都相當熱情。

他們還得去下一家送柿子,並沒留在姥姥家吃飯,但臨走的時候,被塞了三根香腸和一斤大米粉。

米粉是姥姥的口糧,她上了年紀牙口不好,大米打成粉以後,每天喝一碗米糊糊。老太太覺得米糊養人,就給同樣沒牙的重孫女分了一斤。

在姥姥家開了一個好頭,讓葉滿枝對接下來的送禮活動很有信心。

返回光明街的時候,她又指揮吳崢嶸將車開去了五哥的院子。

「這會兒五哥應該在家呢,咱倆先去跟他換點山楂,再晚他就該去財會班上課了。」

常月娥透露了公社要開肉製品加工廠的消息以後,五哥在配料師傅和會計之間,選擇了後者。

他從小就擅長算術,以後要是能跟數字打交道,也算是發揮所長。

光明街的成人教育發展得非常好,接替葉滿枝位置的那位陶副主任,似乎也想複製穆蘭的成功經驗,上任以後大力發展教育工作。

現在光明街上不但有掃盲班,成人高小班,還開辦了職業技能學習班,分了機械維修、電工和財會三個方向,結業時可以頒發畢業證書。

五哥知道自己有機會去肉製品加工廠當會計以後,就花錢去讀了財會班。

葉滿枝掐著時間,趕在五哥出門上課前,趕到大車店。

一家三口走到門口時,正巧碰到常月娥和五哥送客人出門。

那女同志與常月娥年紀相仿,梳著利索的齊耳短髮,身穿洗得發白的列寧裝,腳踩千層底黑布鞋。

儘管衣著打扮十分樸素,但葉滿枝如今也算有幾分眼力,只憑對方的氣質和精神面貌,就看得出人家是當幹部的。

女同志又寒暄了幾句,與常月娥握了握手,說了句「常大姐留步吧」,便轉身離開了。

經過抱著孩子的小兩口時,還客氣地沖他們笑了笑。

葉滿枝等客人走遠了才問:「媽,剛剛那是誰啊?」

「吳桐月的大姑。」

「啊?」

常月娥接過女婿手裡的籃子,「啊什麼啊,她只是親爹去世了,又不是三親六故全都沒了。她媽不講理,她家總有能講理的人。吳大姑接到吳桐月的電報就從外地趕來濱江了。」

葉滿枝留男同志在屋裡帶孩子,跟在媽媽身後去了後院,忍不住問:「前大姑姐就跟過期的電影票似的,蔡處長都改嫁了,吳大姑說話還能好使麼?」

「好使吧,她以前提拔過那個蔡處長。吳桐月沒給她叔叔伯伯拍電報,而是找了親大姑,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常月娥低聲說,「她姑姑比親媽強,是個明事理的人。據說昨天剛到濱江就跟蔡處長談過話,做過她的思想工作了,這會兒戶口冊在吳桐月自己手裡。」

蔡處長改嫁的時候,夫家讓她帶走了全部遺產和女兒,在事業上也儘量支持她,就是為了讓吳桐月在重組家庭里過得舒坦點。

但是誰也沒想到親媽能把孩子逼成這樣。

吳大姑了解過情況以後,讓蔡處長照顧好後生的兒女。

吳桐月已經成年了,婚姻自由,可以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如果親媽不能調和跟女兒的矛盾,以後就由她這個大姑接管侄女的事。

而老葉家這邊,除了老二的對象是親姥姥給找的,其他孩子全是自由戀愛的,常月娥和葉守信從沒在擇偶的問題上阻攔過孩子們。

老五的情況比較特殊,常月娥對他的婚姻也沒有太高要求,找個條件差不多的姑娘,能過日子就行。

要是沒有吳媽媽在其中瞎攪和,吳桐月本身的條件其實還挺不錯的。

*

葉滿枝聽媽媽介紹了與吳大姑的會面經過以後,總結了兩點心得體會。

第一,她以後絕不能當蔡處長那樣的媽媽。

第二,她要向吳大姑學習!

如果能像吳大姑那樣說話擲地有聲,給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撐腰,那她可真是太威風啦!

葉滿枝想像著自己給閨女、麥多、妞妞等小屁孩主持公道的場景,頓時心頭火熱。

連夜給黨組織寫了一篇思想匯報,要求進步!

說起入黨這件事,葉滿枝也只能感嘆一句有得必有失。

她在街道上班的時候,感覺入黨挺容易的,只要工作努力、思想上要求進步、經常提交思想匯報,到了時間就能入黨。

街上的好幾個居委會主任都成為黨員了。

可是大學裡發展學生黨員的名額十分有限。

僧多粥少,排隊也排不到她。

她在街道辦提交了入黨申請書,至今已經三年多,但她現在還只是入黨積極分子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www.loushuwu.cc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