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秘森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二十年前,旭日集團在浙里建起竹製品加工廠,隨著竹林經濟的興起,加工廠收購村民手工編織的竹器出口海外,這些手工編制的天然環保、精美耐用的竹器備受外國客戶熱捧,由此大大提升浙里農家的人均收入,成為創收的重要途徑,家家戶戶、老老少少沒有外出打工的村民閒暇時都編得一手好竹器。

老太太不以為然地揮揮手,「累不壞!哪裡累得壞呢?竹筐、竹簍我閉著眼睛都能編!」

不等佑寧再勸,老人家一笑,「放心吧,我心裡有數。這活計我從小做到老。如今竹篾條由廠里提供,不要錢,編一隻竹簸箕不消半天工夫,普通一隻廠里給五塊、十塊,編得精巧的,三十塊、五十塊也肯收——聽村東開網店的小林說,外國人喜歡大漆的竹簸箕,三、五百塊都捨得買——全靠這門手藝,我不但養活自己,還把你給養大,連房子都……」

說到一半,老太太猛然截住話頭,擺手轉移話題,「村里最近在統計,要給村民家裡統一免費安裝充電樁,貓囡啊,你說姑婆這院子裡要不要裝?我想來想去,覺得給我裝了也沒有用……」

佑寧打量姑婆粉牆黛瓦青磚鋪地的院落,想起網上「徽派正宗在浙里」的調侃,忍不住微笑,「村里統一免費安裝,您不裝白不裝,裝一個罷。到時候我給您買一輛老年代步車——就像村北林阿公開的那種,小小一輛,車速也不快,開著去買菜、買東西都方便。」

姑婆「唉」一聲,拿手捶捶自己的腿,「買那個做什麼?我腿腳好得很!」

佑寧也不與老太太在買不買的問題上多糾纏,只管把自己帶來的補品禮盒放到她腳邊,殷殷叮囑,「鈣片、多維元素片要記得吃,我下次來要檢查的,不可以忘記哦!最近天氣炎熱,隔夜的剩飯剩菜能不吃就不吃。一個人開伙倉嫌麻煩的話,索性到村里老年人食堂吃飯……」

老太太不肯,「你賺錢比我辛苦,不要總在我身上亂花錢。錢攢起來,才能在大城市裡買房,有了房才算真的站穩了腳跟。再說,我有手有腳,幹什麼去給人家舔麻煩?不去!不去!」

佑寧看著姑婆把頭撇到一邊,只能無奈地將頭依偎在老太太肩頭,向老人家妥協,「好好好,我攢錢,您不去。」

姑婆倔強了一輩子,在超過二十二歲不結婚就會成為村里人人側目的異類的年代裡,便堅持不肯將就嫁人。人到五十,不求回報地把她這個被親生父母扔在老家不肯照料,被親祖父母、外祖父母踢皮球一樣推來推去的孩子接到身邊照顧。這一接,就是二十年的情分。

於佑寧而言,姑婆和陳老師,在她的生命里,俱是不是母親,勝似母親的存在,她不會在這些事上,非得同老人家爭出個勝負輸贏來。

佑寧見過姑婆,確定老太太一切都好,便起身告辭,「我先回去了,公司里還有事。」

老太太重重點頭,「工作要緊,我這裡你不用擔心。」

將佑寧送到門口,老太太有些遲疑,思量再三,還是提起,「那邊小嫂子好像勿大好,他們打電話向我問起你……」

佑寧微微搖頭,「他們要是一切都好,我軋進去算什麼名堂?要是不好,倒顯得我幸災樂禍似的……」

姑婆長嘆一聲,「是這個道理。算了,你就當我沒說過罷。」

隨後自嘲,「人老了,又囉嗦,又糊塗。」

「您才不老,更不糊塗!」佑寧抱一抱輕得仿佛沒有多少重量的姑婆,「我不覺得您囉嗦,頂好您跟我回去,天天在我耳邊嘮嘮叨叨。」

老人把自己打理得乾乾淨淨,身上並無遲暮味道,反而透著一股淡淡的皂角味,令佑寧想起童年時光。

老太太抬手拍開她,「遠香近臭曉得伐?我才不要和你回去!住一起你就嫌我煩了。」

佑寧捫胸做受傷狀,「儂嫌邊吾!」

老太太被逗笑,作勢還要拍她,佑寧趕緊逃了。

第10章 四棵樹(2)

驅車回到苗圃,將近七點,佑寧接上已經標記好所需苗木的姍姍。

從浙里回浦江順利的話車程四小時,如遇到道路突發狀況,開五、六小時也是有的,幸好返程是工作日,一路還算暢通,只在高速公路收費站附近有車行緩慢的情況。

姍姍睡得晚,又起了個絕早,這時在高速公路上一路疾馳的單調景色、車廂內充足的冷氣和電台悠揚婉轉的越調昆音中向睡意投降,靠在椅背和車窗之間的夾角里,微微仰著頭,半張著嘴,發出細微的鼾聲。

佑寧將空調調高一度,又降低了車載音響的音量,駕車通過電子不停車收費口,駛入浦江市區。

過了早高峰的市區路況良好,幾無堵車煩惱,佑寧輕車熟路,無需導航,將車開進市區一處綠樹成蔭的別墅區。

小區門口智能車輛識別識別出佑寧的車牌,升起門禁放行。

車子軋過減速條時的震動,驚醒了姍姍。

姍姍坐正身體,睡眼惺忪地四下環顧,「進市區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