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亂世如何開闢大航海[基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水泥雖然能加快房屋和工廠的建設但是設備機器以及合適的工人卻不可能憑空長出來,當務之急還是加快開荒和耕種,江南地區購買的耕牛陸陸續續的抵達,耕牛十兩一頭,頂的上三個人了,畢竟宋時急著用。

趁著天時還沒過去,優先用耕牛開墾最費人力又對土地要求高的水田,種上從交趾引過來的占城稻,只有這一批水稻種下去後,宋時才能放心下來去鼓搗別的糧食。

南洋的糧食即使是在她提高了一倍有餘的價格下,運送過來的量也沒有繼續增加了,畢竟糧食都是有數的,只有播種後才會有收穫,而大量的糧食出口,必然會導致南洋眾島的糧食供應不足,雖然那些地方並不發愁食物,但是讓他們如同漢人一樣勤勤懇懇的種植上兩到三季水稻,那就是想也別想。

所以才讓胡泉去執行備選計劃,借紅旗幫的勢力下南洋去買地,順便招募願意去南洋種地的漢人,再調動南洋人的種植積極性,胡泉這次的商船上還帶了大量風格與大魏不同色彩絢麗的玻璃製品,以及定製的南洋風格的絲綢和瓷器,都是送給汪一嫂的禮物。

除了糧食之外,南洋更重要的其實是木材資源,畢竟想要建造更多更大更堅固的船就需要更大的木頭做龍骨,而越是巨大的木料就越難運輸,在中原持續千年的不斷建造需求下,所有靠近水源的木材都被霍霍了,剩下的不是在深山老林,就是運輸難度逆天。即使是在永明城,在宋時到來後,山上合適的巨木都被霍霍了才打造了這麼一支船隊。

大船動不動就要數百年以上的巨木,巨木的成長需要時間,所以宋時只能把造船的任務分攤到南洋了,畢竟南洋身處熱帶地區,植被茂密,總是比中原地區的巨木資源更加豐富。

況且,這些巨木,就算她不用,難道那些西洋人就不會覬覦了嗎?畢竟代英還曾經立法,在國內一定標準的樹木全部屬於海軍,不許隨意砍伐。越到後面,所有的資源都會變的越發的珍稀,在鋼鐵打造的船還無法面世的現在,巨木就稱霸海洋的必要資本,趁著現在價格便宜,自然是越多越好,況且她還願意真金白銀的的去買,用物資去換。

就在宋時一邊兼顧兩港的規劃安排和海上線路的運輸保持的時候,一艘來自永明城,歷時半個月的風浪終於抵達了。海船艦隊停靠在了淡水港,運送來了宋時急需的耕具和匠人,以及另外幾個自願報名前來的女吏。

而她們,是為宋時而來的!

第86章 我也可以!(修)宋時看著手上成堆的……

宋時看著手上成堆的報告,千頭萬緒也只能一點點的處理,畢竟打下一個地方只需要武力,而治理一個地方需要的那可就太多了,傳統的中原政府就如同父母一般,衣食住行無所不包,尤其是教育和衛生問題,大琉球近熱帶的氣候極其適合病毒傳播。

大琉球本身土著並不多,過來的大部分都是移民,一切都是重新開始,有了永明城的經驗打底,這次處理起來倒是輕車熟路了些。

倒是那些當地土人也要分類,能溝通交易的還好,給錢給物和平共處,他們對於宋時提供的食鹽,玻璃珠,銀鏡以及布匹和瓷器都非常喜歡,紛紛用鹿皮草藥來換。

但是有些土人桀驁不馴還有互相「出草」,也就是獵頭,飲血的習慣。土著部落與土著部落之間相互「出草」也是常態。

雖然宋時知道這是出於蛋白質極端匱乏的島域環境,為了獲取蛋白質的行為。不過為了安全,拉一派打一派,聽不懂人話,也不願意溝通的,也是需要清除的。

為了更好的控制這塊地方,宋時還寫信找了在永明城沉迷做實驗的老道士搖人。最快控制人心的方式莫過於宗教,不然西方也不會前仆後繼的派無數的人開闢大航海,除了那些窮凶極惡或者走投無路的水手,更多的還是瘋狂的傳教士。佛教和白蓮教以及www.loushuwu.cc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